在经历了2018年河蟹的丰收之后,许多养殖户在新的一年里迎来了可喜的盈利,90%以上的养殖朋友赢得了可观的收入。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现象,祝愿所有河蟹养殖户在新的一年里能实现丰收,家庭幸福,事业蒸蒸日上。
在与多位养殖户交流时,我了解到2018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好年景,收获丰厚,让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愉悦。许多养殖户纷纷表示,明年将继续努力提高产量和规格。当我询问他们明年每亩计划放多少苗时,大部分养殖户仍选择去年的放苗量,即1100-1200只,部分人计划增加到1300-1600只,同时在苗种选择上更加谨慎。
放苗的数量是许多养殖户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应该放多少合适的苗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影响河蟹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河蟹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而其主要来源为饲料、冻鱼、螺丝水草等天然饵料。常规饲料的蛋白含量通常在40%左右,但河蟹能从中吸收的实际营养价值还有待考量。相比于植物性蛋白,河蟹对动物性蛋白的吸收效率更高,氨基酸的平衡度也更为优越。目前的饲料中,豆饼、菜饼以及鱼粉等动物性蛋白能够有效提升河蟹的整体营养,使其在生长过程中的抵抗力和生长速度得到保障。
水质和溶氧是影响河蟹生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缺氧环境会导致河蟹生长不良,甚至发病死亡。此外,溶氧过高也会对水体和河蟹造成伤害。在夏季,白天容易出现溶氧过饱和,而夜间则可能氧气不足。通过增氧机和水车等物理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采用先进的溶氧检测设备可以帮助我们精准控制水体中的溶氧水平。目前,荧光法测溶氧因其高精准度和可靠性被广泛认可。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应确保溶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其是在夏天要多曝气,确保夜间最低溶氧达到5毫克每升。
溶氧水平的精准调控直接影响河蟹的放养密度。传统模式下的建议放养密度为900-1100只/亩,而配置增氧设备的塘口可适当增加至900-1300只/亩,若拥有高效的在线溶氧监测系统,则可以放养900-1600只/亩。
通过控制外界溶氧环境和确保充足的营养供应,加上优质的苗种选择,实现高产、高效益的目标将不再是梦想。这对河蟹养殖户而言,将大大提高收益,改善经济状况,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北京水世纪 游龙
上一篇:河蟹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