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淮安澳华/顾伟;集团研发中心/向朝林
近年来,河蟹的市场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使得养殖河蟹的经济效益显著。为了实现高收益,养殖户必须重视河蟹放苗的成活率,只有高成活率才可能带来高产量,从而实现高效益。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五个重要步骤,以提升河蟹的成活率。
在放苗之前,首要任务是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例如铜和铬等。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不当处理可能导致蟹苗出现上岸、上草等中毒症状,甚至引发死亡。为确保水质安全,可以使用澳华的“护水宝”产品,全面清理水体中的药物残留、重金属及藻毒素等有害物质,从而避免河蟹因中毒而死亡。
河蟹是底层生物,因此池塘底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情况。那么,如何进行验底呢?首先,取一部分塘底的污泥放入桶内,用开水泡几个小时后,取出上清液,测定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可以放心放苗。
蟹苗放入池塘时,可以将其连袋沉入水中2-3分钟,然后取出在岸边静置3-5分钟,重复这一过程2-3次。这样的步骤有助于蟹苗更好地适应池塘环境,提高成活率。
蟹苗在运输过程中会遭受一定的应激影响,进入新的水体后,可能会产生应激损伤。在放苗之前,可以使用微生物制剂“生物净水宝”来调整水体的微生物和藻类平衡,从而提高水的缓冲能力,减少水质变化对蟹苗的冲击。同时,泼洒“应激宝”可增强蟹苗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提升其成活率。
放苗后,由于部分蟹苗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易感染细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养殖户需谨慎进行蟹苗的消毒。建议在蟹苗适应新环境后,即放苗后3-5天,再进行消毒,避免在运输后的弱体状态下使用高浓度刺激性的消毒剂。建议利用刺激性较低的碘制剂“碘宝”进行全塘消毒,以确保蟹苗的活性和健康。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有效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河蟹放苗的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理想的经济回报。
上一篇:河蟹养殖池塘细菌感染处理案例
下一篇:高温天气河蟹病害防控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