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混养小草虾养殖技术

养殖信息
2025-01-24 23:23:22
0

小草虾是中华米虾的别名,广泛分布于天然水体如河流、湖泊和沟渠中。成熟的小草虾个体一般长约1.5-2.5厘米,体色青黑或黄黑透明。近年来,该品种在市场上的售价稳步上升,目前已达到每公斤30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水域资源的逐渐减少,单靠捕捞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进行小草虾的人工养殖变得愈加重要,尽管目前对此的报道仍较少。

河蟹与鳜鱼的养殖现状

河蟹和鳜鱼是我国优质的高档淡水水产品。近年来,随着渔业科技的普及,这两种水产品的养殖方法——“蟹套鳜养殖模式”在当地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模式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在池塘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鲜活螺蛳及小杂鱼,然而养殖户却常因螺蛳难以采购和小杂鱼数量的不稳定而感到困扰。缺乏活螺蛳和适量的小杂鱼严重影响了这些水产品的养殖效果。

河蟹池混养小草虾养殖技术

创新蟹池与小草虾混养模式的试验

为应对养殖中遇到的困难,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产值,笔者于2009至2011年开展了蟹池套养小草虾的新模式试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表现为:首先,小草虾的亩产量可达25-50公斤,这意味着每亩可增收400-1000元;其次,小草虾的生长周期短,繁殖能力强,且作为河蟹和鳜鱼的优质活饵料,极大地推动了它们的生长。最后,混养模式成本低、操作简便,便于推广,示范面积已达3832亩,平均亩增收约1000元,增收效果显著。

实施细则

池塘准备

选择水深在0.3至1.5米之间,坡比为1:1至1:3的池塘。在池塘周围筑好防逃设施,并按每亩0.2千瓦的标准安装增氧机。清理池塘并消毒后,施肥及种植水草,以培育基础饵料。

苗种放养

在放养苗种前,应将水位加深,蟹种提前暂养。小草虾和鳜鱼苗的放养时间在夏季进行,而蟹种应在水草生长旺盛时再放入.

投饲管理

以河蟹饲料为主,少量投喂小杂鱼和颗粒饲料。在温度高峰期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以促进蟹鱼的膘肥。

水质控制

养殖期间定期更换新水,同时使用合适的水质调节剂,以确保水质适宜,为水生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病害防治

在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并定期向饲料中添加防病生物制剂,以减少潜在的病害风险。

采收步骤

在7月份开始定期捕捞小草虾,进入秋季后可通过常规养殖措施延长捕捞期至12月。河蟹与鳜鱼一般在中秋节前根据市场行情适时捕捞,确保收益最大化。

通过以上新的养殖模式,蟹池内的小草虾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河蟹和鳜鱼提供了丰盛的自然饵料。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也为未来的水产养殖开启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