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尤其在春末夏初,雨水充沛,空气湿度大,猪舍因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真菌性疾病。
猪皮癣主要由堇色紫毛菌等真菌引起,传统中医称之为“圆癣”、“钱癣”或“阴癣”。由于气候潮湿,通常在每年5至6月份,猪皮癣的发病率较高。
病猪表现为剧烈瘙痒,首先脱毛,随后在擦痒处形成直径如一元硬币的灰白色鳞屑斑,边缘清晰且微高于皮肤表面。边缘可见针头大小的丘疹、水泡、痂皮和鳞屑,中心愈合并向外扩展形成环状。皮肤潮湿多汗,瘙痒严重时,摩擦处可能发生糜烂。重症病例可导致全身脱毛,皮肤裸露、干燥、皲裂,病猪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甚至因高度虚弱而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显微镜检查,通常可以初步确诊。采集皮屑进行镜检,可见分支分隔的菌丝(直径3-4微米);被毛镜检可见发外孢子(直径6-8微米)。
在多年的治疗经验中,发现市售抗真菌药物往往治标不治本,病情易复发。因此,尝试中西药联合治疗。经过两年的临床试验,发现用菊酯类药物治疗猪皮癣效果显著。以一头20公斤的猪为例,皮癣面积15平方厘米,配方为:2.5%溴氢菊酯乳油2毫升、硫磺粉20克、敌百虫0.5克(研细)、冰片1克(研末),加废机油200克,调成糊状。用法为:先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擦干后涂抹上述药剂,涂抹面积应大于皮癣面积,每日2次,连续使用2天后可痊愈。
上一篇:肉猪快速增肥的有效技巧
下一篇:比赛可灵对母猪死胎的催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