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致病性蓝耳病对部分养猪场造成了重大损失,但也有一些规模化养猪场在此期间几乎毫发无伤。这种情况的反差究竟源于何处?关键在于猪场的管理。
在养猪行业中,管理应当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然而,许多养猪场在管理上随着市场行情波动而变化。行情好时,养猪户会选择高档饲料,做好消毒、防疫以及猪群保健;而在行情不佳时,则会选择低档饲料,遇到猪只出现问题时也多选择忍耐。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往往导致了养殖效益的显著差异。
养猪场的总成本主要取决于管理,而不是单单依赖于饲料的使用。事实上,良好的管理能显著降低药物成本,许多养猪场每头猪的药物支出差异可达到40元。管理不善,一旦疾病来袭,许多人往往因惊慌失措而乱用药物,最终得不偿失。例如,由于未及时接种疫苗而导致全群猪只发病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而接种一次疫苗的费用通常仅为几元到几十元,这样的成本与每头小猪约120元的市场价值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除了饲料,管理猪场设施与设备的投入也是影响养猪效益的关键因素。如果设备简陋、养殖环境恶劣,不仅会导致猪只的抗病能力降低,同时也会增加管理成本。以某些畜牧业发达国家为例,一家600头母猪规模的养猪场只需两人管理,而在中国则可能需要20多人。显然,高效的管理和先进的设施设备至关重要。
大规模的养猪场通常会采取规模化经营和科学管理,有一些养猪场甚至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疾病防控,这显著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一位种猪育种中心老总曾提到:“同样是养猪,种猪不一样,技术不一样,效益不一样。”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管理与效益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想要获得成功的养猪场必须依赖于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技发展。要具备实力与资本,同时也要有前瞻性的见识。在确保品种、营养、环境和防疫等基础工作的同时,管理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管理就是效益的保障,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松对管理的重视。
下一篇:种茄子的方法(农村种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