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生仔鱼的喂养,了解仔鱼的开食时间非常重要。卵生热带鱼类刚刚孵化的仔鱼在最初几天内不会进食,而是通过卵黄囊中的营养维持生长。当卵囊中的营养耗尽时,仔鱼便会开始活动并寻找食物。不同种类的仔鱼开始觅食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为3天到7天不等。每天观察仔鱼的动态,以便及时进行喂养,这是仔鱼健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型鱼的卵和孵出的仔鱼相对较大,开食时可以投喂过筛的水蚤幼体或丰年虫,部分品种甚至可以直接投喂鱼虫。相比之下,中小型鱼的鱼卵和仔鱼尺寸较小,开食时需使用“洄水”投喂,有时还需过筛以确保适口性。投喂时应均匀撒入仔鱼群中,最好选择天然“洄水”,其质量优于人工培养的方案。如果没有“洄水”,可以采用蛋黄喂养。具体方法是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后,剥出蛋黄并溶解,与水混合后进行喂养。由于仔鱼食量较小,应避免剩余食物沉积,防止水质污染和缺氧的发生。蛋黄容易混浊水质,因此应少量投喂。
用“洄水”喂养仔鱼的持续时间会因种类而有所不同。体型小、口小、成长较慢的仔鱼,通常需要较长的喂养时间,约15到30天不等,而有些最少也需保证7到10天。在没有相关经验时,要细心观察,切勿过早更换饲料,以免仔鱼因缺乏可口饵料而夭折,或者遭到较大浮游动物的骚扰。
当仔鱼体内的卵黄囊营养耗光后,它们便开始摄取之外的食物。但此时,仔鱼的个体相对较小,游动能力和活动范围都受限,导致在鱼群中捕食的成功率存在差异。对于初次成功摄饵的仔鱼,其消化和运动系统发育较快,更容易获得营养并快速成长。反之,摄饵不顺的鱼则会因能量浪费而成长缓慢,个体差异逐渐显现。尽管理论上这种差异为少数,但也要引起重视,确保投喂食物适口且均匀,少量多次进行投喂。在转换饵料时,建议同时投喂“洄水”和鱼虫,以帮助仔鱼顺利过渡。
在养殖仔鱼和稚鱼时,水质和水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任何突发变化都可能危及仔鱼的生命,甚至导致全部死亡。一旦水中出现沉淀物和混浊,应及时用玻璃吸管进行清理,吸水量应尽量少。此外,加入的新水也需少量且要保证水质和水温与箱内一致,以维持稳定的环境。当稚鱼长大后,原有水体可能会显得过于拥挤,这时需及时更换更大的水族箱或进行分缸饲养。如果个体差异明显,尤其性别差异不明显,建议将大小分开饲养,以促进均匀生长,避免大鱼吃掉小鱼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