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马来西亚的水族业者经过精心的杂交选育,成功培育出一种新型鱼类——罗汉鱼。这一新鱼种迅速在亚太地区引发了一场罗汉鱼养殖热潮。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等地的鱼迷们纷纷抢购,水族界因此波动不已。罗汉鱼的中文名为彩鲷,象征着多姿多彩的慈鲷,还被称为花罗汉。
第一代青金虎雄鱼以其微隆的头部和宽阔流畅的体型而受到欢迎。尽管改良后的罗汉鱼保留了“青金虎”的元素,但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尤其是头型的美观性。通过进一步的改良,现今的罗汉鱼拥有更宽阔的体型和更丰富的色彩及花纹表现,饱满的额珠也让它更加惹人爱。
如今流行的罗汉鱼,其体高与体长的比例约为1:1到1:1.5,达到最佳比例。鱼身上的珠点、墨斑纹及颜色更加靓丽,额珠也以水头为主,使得鱼类更具灵性和互动性。
作为鲈形目慈鲷科的一员,罗汉鱼以其红润的面颊和高耸的额头象征着多福高寿。此外,形态各异的墨斑鳞在风水理论中也被认为具有催财的作用。罗汉鱼的艳丽色彩满足了人们的视觉需求,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们的颜色会有显著不同,这与饲料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罗汉鱼体表的颜色主要来源于虾青素。虾青素会与鱼皮鱼鳞中的蛋白质结合,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多样的颜色。由于鱼类无法自行合成虾青素,它们必须通过食物链获取。在自然环境中,鱼类会以藻类、虾蟹和贝壳为食,进而获得虾青素。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需在饲料中添加相应成分以满足这些需求。市场上的鱼饲料一般使用化学合成的虾青素及来自螺旋藻的天然虾青素作为主要成分。
首先,选好的亲鱼需要分组放入水族箱,并用玻璃板隔开,以便于观察雌雄鱼的反应。如果雄鱼表现出高度兴奋,在雌鱼周围快速游动而不发生打斗,这表明配对成功。
配对成功后,雄鱼和雌鱼会一起清理瓷盘,这个过程被称为舔板。当雌雄亲鱼的生殖器全部露出时,表示即将开始产卵。产卵期间,雌鱼与雄鱼交替进行,直至完成产卵。
产卵结束后,需要对瓷盘上的受精卵进行消毒,并控制消毒药物的浓度以避免损害卵粒。孵化期间应保持微水流状态,温度控制在30℃左右。孵化时间一般为44到48小时,鱼苗孵化后需保持在31℃的水温下,定期用丰年虫投喂,确保罗汉鱼苗的健康成长。
在连续投喂15天后,可改为喂养培养好的摇蚊幼虫,待鱼苗普遍达到3cm且有少量明显头座后,可开始投放面包虫进行喂养,实现更高效的生长。
经过精心的饲养和选择,罗汉鱼的后代在品质上达到了预期标准,成为了市场上备受欢迎的观赏鱼。在未来的养殖中,持续改良和精细管理将是提高罗汉鱼质量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