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养殖信息
2025-01-24 22:42:29
0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发病情况解析

在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的一家养猪场,21头体重在5至10公斤的仔猪近期出现了头部、耳后及腹下的丘疹结痂现象。这些症状在短短两天内迅速扩展到全身,伴随着浆液或粘液的渗出,皮肤表面也显现出明显的结痂。经过初步诊断,仔猪被确认为渗出性皮炎,然而,张某采用的青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肌肉注射的治疗效果不尽理想。

仔猪渗出性皮炎的临床症状

患病仔猪表现出精神不振的状态,体温明显升高至39.5到40.5摄氏度。被毛凌乱,眼结膜出现潮红。仔猪在眼周、耳廓及无毛部位的皮肤上还出现了红斑及微小的水疱。腹部的皮肤则出现了针尖、米粒及黄豆大小的荨麻疹样病变,并迅速扩散至全身。全身皮肤红肿显热感,水疱会在短时间内破裂,流出清亮的液体。在2至3天的时间内,这些症状扩展到全身,导致皮肤黏湿并呈铜色水样。严重病例则可能出现豌豆大小的脓疱,脓汁流出后结痂,并留下油脂性微棕色鱼鳞状痂皮,最终形成红色溃疡面,皮肤增厚,出现皱褶。随病程的延长,皮肤上覆盖的渗出液、皮屑及皮脂与污垢混合,使肌肤形成一层厚厚、油腻且有臭味的灰黑色结痂。

实验室诊断与治疗方案

实验室检查显示,体表皮肤化脓灶的病料涂片经过染色后,观察到革兰氏阳性菌,且菌体呈单个、成双以及4到21个成堆的葡萄状菌体。在进行药敏试验后发现,该分离菌对青霉素并不敏感,但对阿莫西林和头孢拉啶、头孢噻呋钠则表现出高度敏感。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为仔猪渗出性皮炎。

治疗效果与观测结果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建议使用20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仔猪全身进行擦洗,同时在患处涂抹碘酒。治疗中采用阿莫西林(剂量为每公斤猪体重0.03克)和地塞米松(每头猪2毫克)的混合肌肉注射,频率为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经过两天的治疗,患猪的水样浸润状况得以改善,丘疹数量亦大幅减少,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在一个治疗周期后,所有患猪均恢复健康。

一例仔猪渗出性皮炎的诊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