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许多农户习惯于一次性断奶,导致仔猪在断奶后迅速失去母体和同胞间的温暖与舒适,难以适应新环境,从而影响其增重。为提高仔猪的生长效率,在断奶前的5至6天内应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最终实现平稳断奶。这种方法对仔猪的生长是非常有利的。
在仔猪的哺乳阶段,若未能及时补料,断奶后又因缺乏奶水而无法很好地进食,容易导致生长缓慢、发育停滞。因此,建议在仔猪达到7日龄时便开始补料。当母猪泌乳量下降时,仔猪应已经适应过渡性的补料,补充营养。初期可以选择香甜、脆嫩且易消化的饲料,之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饲料。
仔猪断奶后,通常失去母乳的同时,所吃到的饲料质量也可能不尽如人意。喂食中水分过高而营养不足,且每天喂食次数从断奶前的6至8次骤减为3次,这使得仔猪的正常生长受到了显著影响。因此,在购买猪只时,应该详细查看卖主的饲养管理情况,确保饲料的质量与数量,确保饲料由粗到精逐步过渡,喂食频率也应逐渐调整。
仔猪在断奶前以母体和同胞为中心,因此断奶后通常要单独圈养,这种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会对仔猪的进食和睡眠造成很大困扰,甚至导致疾病和死亡。因此,在购猪时,了解其原有的饲养情况,并为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减缓环境变化带来的应激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农户在养猪时会采取一猪一圈的模式,但如果猪只在同一地点吃食、休息和排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障,尤其在冬季,容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疾病,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阻碍生长发育。在实际养猪中,建议将性格相近、吃食速度相仿的猪只分群,每组3至6头,这样能够促进竞争,提高其生长速度,并通过调教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许多农户在购猪时同时进行防疫和去势,但这样往往会将多种不利因素同时加在仔猪身上,导致其体重长时间无法恢复,严重影响正常生长。因此,建议小公猪在20日龄时进行去势,小母猪则在30至40日龄时进行去势。此外,为预防传染病,应在30日龄前注射猪瘟疫苗,丹麦疫苗可在小猪满3月龄时接种。
上一篇:管理加免疫净化猪伪狂犬病
下一篇:判断母野猪妊娠与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