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鸡因其独特的黑色骨骼而得名,属于家鸡的一种,形态上与普通家鸡相似,但体型较小,头颈短,耳叶呈绿色带紫蓝色。最常见的乌骨鸡全身羽毛洁白,因而被称为乌鸡白凤,除了翅膀外,其余部位的羽毛如绒丝般柔软,头顶有一撮细毛,骨骼、嘴、皮肤和肉均为黑色。
乌鸡的外形特征独特,典型的乌鸡具备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丝毛、五爪、毛脚、乌皮、乌肉、乌骨等十个显著特征,因而被誉为“十全之鸡”。
虽然乌鸡是一种极佳的补益食品,但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生痰助火,生热动风,因此体肥、邪气内盛或有严重皮肤疾病的人应少食或忌食。此外,感冒发热、咳嗽多痰或湿热内蕴者也应避免食用乌鸡。
我国各地的乌鸡经过长期的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已经发展出多种品种,如泰和乌鸡、江山白羽乌鸡、余干黑羽乌鸡等。尽管品种多样,但饲养方法大同小异,养殖户可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乌骨鸡具有强抗病能力,适应性广,管理简单,饲料报酬高,生长迅速,繁殖周期短,适合大规模养殖。从苗鸡养到1千克的商品鸡仅需70至100天。每只乌骨鸡的纯利润约为2元,家庭养殖场每年可养殖4批,总数可达2万只,年纯收入超过4万元。此外,乌骨鸡的鸡粪可作为优质肥料和饲料出售,增加收入。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种类繁多,主要有白羽、黄羽和黑羽乌骨鸡。市场上白羽乌骨鸡占70%以上,黄羽约20%,黑羽约10%。随着黑色食品消费的增加,黑羽乌骨鸡的市场销售逐渐上升。
乌骨鸡的销售主要以活鸡为主,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不同地区对乌骨鸡的偏好各异,广东、上海等地偏爱白羽乌骨鸡,而湖南、福建等地则更喜欢黑羽乌骨鸡。养殖时应根据当地消费者的习惯选择合适的品种。
商品乌骨鸡的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活体销售为主,另一种是经过宰杀、分类包装后销售,特别是在超市中,必须是经过处理的产品。乌骨鸡蛋的销售也经过清洗、消毒和包装等工序,效果良好。
首先,农民信息不灵,市场行情把握不准,存在盲目发展的风险。其次,生长规模小,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经营分散,抵抗风险能力弱。第三,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特别是在病害防治和防疫方面,往往导致大量乌骨鸡死亡。最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大,价格低时可能造成较大损失。
近日,80后小伙张海洋早晨开车送货,外表文质彬彬的他却是养鸡大户,年销售额已达150万元。张海洋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曾是某医药公司的区域经理,月薪过万,但他选择辞职回乡养鸡。
2011年,张海洋决定辞职养鸡,尽管家人反对,但他并非冲动。他在一次出差中品尝到贵州农家养殖的乌骨鸡,认为市场前景广阔。2012年,他经过考察,选择四川万源旧院黑鸡作为种鸡,成立了生态乌鸡养殖示范基地。
起初,养殖成本高,张海洋决定结合专业知识,研发饲养配方,加入中药成分,提高乌鸡的药用价值。经过多次改良,养殖的乌鸡氨基酸含量高,抗病能力强,口感也好。
尽管销路初期困难,张海洋通过参加农业科技创新大赛获得曝光,逐渐打开了市场。如今,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带动周围农户养殖乌鸡,成立了合作社,年销售额达到1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