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的淋巴外渗的诊治

养殖信息
2025-01-24 22:41:00
0

羔羊肿胀病的发病经过及防治

在一批共48只的断奶羔羊中,主要以舍饲方式饲养。经过诱食补饲后,所有羔羊集中到单个圈舍内,并根据个体大小和体质差异分为几组,每组4至5只进行饲喂。圈舍由钢管焊接而成,各个区域之间留有一定间隔。然而,部分羔羊常常将头部从钢管的缝隙挤出,结果在圈舍内转圈后约一周时间,有3只羔羊的下颔部出现明显肿胀,部分还伴随轻微的擦伤及被毛的逆乱和脱落现象。

羊群的临床症状

病羊的下颔部肿胀表现出明显的界限,触摸时能感受到有波动感。通过针管穿刺后,有2只羔羊能够抽出无色或浅黄色稍透明的液体。而另一只发病较早的羔羊,肿胀处的皮肤稍显松弛,抽液过程中困难,摸起来内部液体变得浓稠,但尚未形成明显的硬块。其他几只羔羊则表现出轻微的炎症,精神和食欲没有明显异常。

羔羊的淋巴外渗的诊治

诊断结果

根据观察,羔羊的发病时间大约是在转圈之后的一周,其中3只病羊是体质较好、性格活泼的公羊。查阅病历后发现近期没有任何发病记录,也未进行过预防性用药。结合临床表现,最终确诊为“淋巴外渗”。

防治措施

为了有效防治此病,首先在圈舍内利用木板制作保护层,堵住钢管间的缝隙。其次,通过注射器刺入肿胀部位抽取淋巴液,并随后注入95%酒精,停留约1分钟后迅速抽出。针对其中一只抽液较困难的羔羊,还需结合先锋霉素进行肌肉注射,经过3至5天的治疗,肿胀现象即可完全消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