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健康、强壮的成年蓝孔雀作为种蓝孔雀进行配种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孔雀在达到性成熟后即可开始繁殖。
公母蓝孔雀的合群时间必须适宜。如果合群过早或过晚,都会对交配产生负面影响。建议在4月中旬让经产母蓝孔雀群合群,而初产母蓝孔雀群则在4月末放入种公蓝孔雀。在正式合群配种前,可以先试放一两只雄性蓝孔雀进入雌性群中,以观察雌性蓝孔雀是否愿意接受交配,从而确定最佳合群时间。
公母蓝孔雀的配偶比例对种蛋的受精率有显著影响。若公蓝孔雀比例过高,可能导致争斗严重;而比例过低则可能导致发情的母蓝孔雀被漏配。实验表明,公母蓝孔雀的理想配偶比例为1:4至6。在配种过程中,应随时挑选出争斗受伤或无配种能力的公蓝孔雀,而不再补充新的种公蓝孔雀。
人工受精是一种有效的繁殖方法,可以提高受精率。
在干热季节,尤其是6月中旬至7月末,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采取降温措施。阳光直射会影响公蓝孔雀的性活动,减少交配次数,从而降低蛋的受精率。如果网室周围没有足够的遮荫树,应在网室的顶壁和盖炕席上遮光,或在网室地面喷水降温,以保持蓝孔雀的舒适度,确保较高的交配频率和受精率。
每批种蛋入孵后,应及时进行胚蛋的照检,并将结果报告给饲养人员。如果发现种蛋的受精率下降,应分析影响因素,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上一篇:蓝孔雀养殖场的选址与规划策略
下一篇:蓝孔雀养殖与繁育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