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的选择应基于外貌、体重、生长发育、产蛋量和孵化率等性状。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选择健康、羽色鲜艳、脚有力且趾不弯的个体来建立优良的种蓝孔雀群。同时,建议向不同单位引进具有不同血统的种蓝孔雀,以防止近亲交配。蓝孔雀与绿孔雀可以杂交,其杂种后代完全能育。为了确保蓝孔雀群的繁殖能力,需要加强管理,使公、母蓝孔雀达到良好的繁殖体况和生理状态。
在野生状态下,雄孔雀通常为中心,组成一个小群体,内有3-5只雌孔雀,有时还带着仔孔雀。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通过增加光照的方法,可以使孔雀的性成熟提前到15月龄,开产时体重接近或等于成年体重,约为六千克。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加强雌孔雀的营养,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蓝孔雀的繁殖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六到八月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期往往可以提前和延长。母蓝孔雀交配15天后开始产蛋,因此需要在角落处挖一个沙坑供其产蛋,并设置专座供班拣蛋,以避免蓝孔雀发生食蛋癖或诱发抱窝性。
在较大数量的母蓝孔雀群内,按公母1:4-6的比例放入种公蓝孔雀,任其自由交配。在繁殖期间,若发现因斗殴受伤或无配种能力的公蓝孔雀,可以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种公蓝孔雀。配种群的大小以50-60只为宜。
在小群配种中,一只公蓝孔雀与4-6只雌蓝孔雀放养在同一栏舍内进行配种。
将公蓝孔雀单独养在配种栏舍内,母蓝孔雀则养在另一栏舍内。每天放入一只母蓝孔雀进行配种,母蓝孔雀每五天轮回一次,以确保受精率。
上一篇:养鸵鸟的盈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