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作为我国独特的园林树种,常常与建筑、山石相映成趣,成为美丽的景观。它适宜以丛生灌木的形式种植于亭台、楼榭附近,并在宅院、公园以及园路的转角进行散植或者丛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桂花的壮苗繁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
桂花的繁育主要有四种方法:扦插、压条、嫁接和播种。其中,扦插繁殖是最常用的方法。
扦插的最佳时间为6至7月或9至10月。选择沙质壤土为插床,插穗应选用当年生的半成熟枝条,以顶生枝条为最佳。扦插后要及时遮荫和浇透水,同时进行良好的水肥管理。一般情况下,扦插20天后开始愈合,30至40天即可生根。冬季需采取防寒措施,翌年苗木可生长至30厘米左右。
压条分为高压和地压两种,四季均可进行。高压法最适合在4月上旬进行,而地压法则适宜在4月上旬或者梅雨季节进行。在进行压条时,需先刻伤或环剥,经过一年后与母株分离。地压时,压条入土深度约为4至5厘米,入土部分的枝条弯曲程度越大越好。
嫁接的最佳时间为3至4月,一般使用小叶女贞、大叶女贞作为砧木。采用枝接、切接、劈接和靠接等多种方法进行嫁接。嫁接过程中要注意遮荫和保湿,切接和劈接时接口应尽量低,一般在离地面3厘米处剪去砧木。缚扎后需培土至接穗顶部,以提高生根成活率。
桂花的播种通常在冬季或早春进行,采用条播法,行距为15至20厘米,每米长播种30至40粒,每667平方米(约1亩)所需播种量为8至10公斤。播种后需用约1.5厘米厚的腐殖土或火烧土覆盖,并加盖草皮。一般情况下,播种后40至50天会开始发芽,发芽过程较不均匀。7至9月份为苗木生长旺盛期,需注意追肥和防旱。一年生苗高达30厘米以上方可出圃。
当压条苗和嫁接苗生根后,可在冬季进行造林或定植至育苗圃大苗培育区。扦插苗需高于30厘米,播种苗需高于25厘米,且地径需达到0.4厘米以上,方可出圃进行移植。起苗时务必保持根系完整,起苗后需及时栽植,如需长途运输,则更要注意保持湿润。
桂花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介壳虫、红蜘蛛、叶斑病和腐烂病,下面为您介绍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
防治介壳虫可采取以下措施:结合人工修剪清除越冬虫害,树发芽前喷洒5%蒽油乳剂或5度石硫合剂;在介壳虫刚开始出现时,喷洒马拉硫磷1000倍液或25%亚胺硫酸磷乳油1000倍液。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红蜘蛛主要以桂花的芽、叶和花为食,导致其枯萎。建议在萌芽前喷洒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在花期喷洒0.3至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会导致叶片脱落,尤其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该病发展迅速。可在6至7月份开花前,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与水混合进行预防,生长期间可根据病情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
腐烂病多发于树干大枝和枝杈部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的抵抗力,发病后要及时进行刮治。根据发病特点,定期在早春和秋季进行检查和刮治,刮治后涂抹5度的石硫合剂能有效改善病情。
通过以上的繁育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培育健康的桂花树,让它们在园林中绽放美丽的光彩。
上一篇:杜鹃的组织培养及栽培管理技术
下一篇:如何有效防治茶花枯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