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种植技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采用扦插和播种两种方式进行育苗,其中单干桂花通常采用播种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桂花的采种和育苗技术,涵盖从采种到养护的全过程。
桂花的花期通常在九月至十月,果实会在次年的三月下旬至四月下旬成熟。当果皮由绿色转为紫黑色时,正是采集的最佳时机。果实采集后需将其堆沤约三天,以便果皮软化。随后,将果实浸水搓洗,去除果皮和果肉,得到净种子。处理后的种子稍微晾干后,可与湿润沙土混合保存。
桂花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特性,通常需要在湿沙中催芽约八个月才能发芽。因此,提前准备种子对于桂花的成功种植至关重要。
常用的育苗方法是播种,这种方法不仅可获得大量实生苗,也是适合行道树种植的优选方式。一般情况下,播种时采用宽幅条播,行距为20至25厘米,幅宽保持在10至12厘米,每亩可播种约20公斤种子,预计苗木成活率为2.5至3万株。
在播种前,要确保种脐朝向一侧,覆上一至两厘米的细土,并在上面覆盖一层薄稻草,最后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这可以防止土壤的板结,并减少水分的蒸发,促进种子的萌发。
在桂花的养护过程中,有几项关键技术需要关注,以确保桂花的健康生长。
在桂花树周围一米的树盘内,要重点进行松土和除草。特别是在灌水或降雨后,应及时进行中耕,以防土壤板结。
桂花在新种植后的前一个月和种植当年的夏季需要定期浇水。新植的桂花要彻底浇透水,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树冠喷水,以保持空气的湿度。应注意排涝问题,尤其是重涝时应尽快排水,或将受涝的植株移植到新土中,以促进新根的生长。
施肥应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中大苗每年施肥三到四次,例如可在早春施有机肥,以促进春季的生长。而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施加无机肥或其他有机肥,以确保植株在寒冷季节仍有充足的养分。
整形修剪是提高桂花成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发芽时要剥除主干下部的无用芽,以保持良好的树形。同时,要定期疏枝,剪去多余枝条,以确保主干高度和枝下高的合理比例,通常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保持在1.5米左右。此外,修剪顶部徒长枝条,使桂花高度控制在3.5米左右,冠幅保持在2.5至3米。
综上所述,桂花的种植与养护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从采种到育苗,再到后期的养护,每一步都联结着桂花的生长与发育。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帮助更多的爱好者成功种植出健康美丽的桂花。
上一篇:蝴蝶兰花期持续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