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1年选育出一种新型花生品种,该品种的母本为贺粤1号与四倍体半野生花生A.monticola的F5代品系,父本则是粤油92(栽培种)。经过多年的复交和筛选,这一栽野杂交种最终得以形成。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其优势。
该品种属珍珠豆型花生,生育期约为120天。其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劲。主茎高度可达59厘米,分枝长度为56厘米。每株的总分枝数为7条,其中结果分枝6条,单株的结果数量一般在16至20个之间,饱果率达到81%,双仁果率为80.3%。荚果呈现出典型的茧形,百果重为151克,百仁重为72克,出仁率高达70%。此外,该品种的种皮颜色为粉红色,粗脂肪含量为50.83%,粗蛋白含量为29.33%。它具有中抗性对抗叶斑病、病毒病及锈病,且抗倒伏能力良好。
在栽培过程中,早造时气温稳定在15℃即可进行播种,而晚造则建议在立秋前后7天播种为宜。播种时,每公顷应施用450公斤的磷肥以及30,000至37,500公斤的腐熟农家肥,或者施用300公斤的复合肥。种植方式可以采用起畦双行单粒或双粒,畦宽设置为80厘米,每畦种植2行,行距为30厘米,株穴间距为15厘米,每穴播种2粒。如果采取单粒播种,株距则设置为10厘米,每公顷应确保足够的苗株数量,达到28.5万苗。
综上所述,该花生品种不仅具备良好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而且在栽培方面也有明确的技术指导。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种植技术,可以期待更高的经济收益,为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蝴蝶兰如何促进多花剑的生长
下一篇:蝴蝶兰花骨朵枯萎的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