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是喜流水的鱼类,人工繁殖时首先需要选择健康且无伤病的亲鱼,通常选择体重在1到2千克之间的鳜鱼进行专池养殖。为了促进催产,可以给亲鱼注射鲤脑垂体或激素如HCG、LRH-A等。经过适当的处理后,亲鱼会自然排卵。
鳜鱼的卵具有微粘性,且比重较大,容易沉入水底。在孵化时,需在环道中加大水流速度,保持每秒不低于0.2米。经过3到4天,受精卵便可孵化出鱼苗。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鱼苗数量。也可以从自然中捕捞鱼苗进行养殖。
苗种培育应该选择水泥池,面积保持在数十平方米为宜,并确保水质清新且保持微流。此外,还应设立小型饲料鱼苗培育池,以保证活饲料的充足供应。因鳜鱼有弱肉强食的习性,缺乏饲料时会互相残食,从而影响成活率。在充分喂养的情况下,鱼苗经过10到15天的养殖,可以长至3厘米左右,此时适合转入成鱼养殖。
鳜鱼养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混养和单养。在混养时,可以在成鱼池中与其他鱼类混养,或在亲鱼池中套养。在5月份左右,可以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种。在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中,建议放养20到40尾。对含有罗非鱼和鲫鱼的塘则可稍多放,亩放量为50到70尾。而在罗非鱼繁殖过多的情况下,每亩可放约100尾。
值得注意的是,混养鳜鱼的塘不宜再放入鲢、鳙等夏花,因鳜鱼生长迅速且食量较大,容易吞食小规格的家鱼。饲养鳜鱼的塘水质不能过于肥腻,需定期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质。此外,鳜鱼对药物较为敏感,使用药物时需把握好浓度,特别是在水温较高的季节,建议使用低剂量或暂停用药。
在成鱼塘里,可以利用池中天然的杂鱼类作为鳜鱼的饲料。同时也可以套养部分罗非鱼亲鱼,以便为鳜鱼提供生长所需的鱼苗。当鳜鱼饲养4到5个月后,通常可以达到300克的商品规格,每亩可产鳜鱼5到8千克。
单养模式则要求选择专用池塘进行鳜鱼养殖,面积一般保持在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5到2米之间,水质需清新且保持微流。在此模式下,亩放约1000尾3厘米左右的夏花鳜鱼,并根据整体存量合理投放罗非鱼、麦穗鱼、虾等饲料,以确保鳜鱼摄入足够的营养。投饲量应控制在池养鳜鱼总重的3%到5%之间。
上一篇:桂花主要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长寿花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