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是一种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附生多肉植物,其独特的叶片形态退化为扁平状的变态茎,起到叶片的功能。它的茎两侧各有2~4个粗锯齿,茎上没有刺,但却有许多分枝,呈现出下垂的形态,形似蟹爪,因此得名。蟹爪兰在茎的顶部开花,花朵没有花梗,为漏斗状的重瓣型,每两瓣相对称,并向外翻卷。其花色丰富多样,包括深紫红、玫瑰红、粉红、黄色和白色等。蟹爪兰在元旦前后或春节期间均可开花,花期可以持续30到40天。一盆三年生的蟹爪兰经过嫁接和适当支撑,冠径可达到70到100厘米,茎节悬挂在盆外,翠绿的茎上点缀着红花,能够同时绽放200到300朵花,极为壮观,因此深受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蟹爪兰虽然属于仙人掌科植物,但与我们常见的仙人掌有很多不同之处。它喜爱阴凉、通风和湿润的环境,不耐高温和寒冷。蟹爪兰若受到烈日直射或雨淋,都会受损。在空气干燥和高温的环境下,蟹爪兰不仅生长缓慢,且会影响开花,同时也容易引发红蜘蛛的危害。因此,适合蟹爪兰生长的盆土应为肥沃、疏松、含有丰富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以下是蟹爪兰四季管理的重点:
冬季花谢后,应及时从残花下的3到4片茎节处剪截,并疏去部分老茎和过密茎节,以达到整形和通风的目的。在3月份开花后,有一段短暂的休眠期,需停止施肥和浇水,直至茎节冒出新芽,之后才可恢复正常的水肥管理。随着气温的升高,应增加浇水频率,确保盆土保持湿润。空气过于干燥时,可以对茎叶进行适量喷水,每隔10到15天施一次稀薄的氮肥。栽种时最好在盆底放置3厘米左右的小石子,提高渗水性。
在15度时,蟹爪兰会缓慢生长,而在25度左右湿润的环境中,它的生长将变得更加旺盛;但在气温超过30度时,其生长速度也会逐渐下降,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应将蟹爪兰放在阳台的阴凉处或室内通风较好的地方,远离烈日和雨淋。增加喷雾湿度,有助于降低温度。夏季需注意控制浇水量,避免施肥,以防止根部腐烂。
到了初秋时,气温依然较高,应继续进行喷洒叶水和环境洒水,从9月开始,气候逐渐适合蟹爪兰生长。届时,阳光会变得适中,促进花芽的分化。10月中下旬,蟹爪兰应获得全日照以促进 फूल的形成。进入11月,气温骤降,需要将蟹爪兰移入室内越冬,同时确保阳光充足,但在开花期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延长花期。秋季浇水要适度,保持盆土湿润。冬季由于气温降低,蟹爪兰的蒸发少,需水量相应减少,过量浇水会导致根部腐烂。此外,秋冬季节是蟹爪兰孕蕾和开花的关键期,应每隔7到10天施用一次含磷追肥液,而在开花期则应停止施肥。在冬季需要做好保温和通风,室温应保持在15度左右,防止温度骤降带来的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