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茉莉,因其花朵颜色的变化而广受欢迎,常被称作鸳鸯茉莉或五色茉莉。这种花在同一植株上可以同时看到不同颜色的花朵,正如其英文名所示,寓意着“昨天、今天、明天”。从深蓝色开始,经过浅紫色,最终变为白色,下面将介绍双色茉莉的养殖方法。
双色茉莉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非常喜欢温暖、湿润和光照充足的环境。它对寒冷的耐受性不强,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8到30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时生长受到影响。双色茉莉适合在半阴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室内至少需要4小时的光照,才能确保花的繁茂。它耐半荫且对干旱的忍耐力较强,但不耐涝和贫瘠的土壤。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可以在温室内进行盆栽,土壤要求肥沃、疏松且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最为适宜。夏季需定期施用肥料,以保持叶片欣欣向荣。
双色茉莉的播种需要精选种子。优质的种子是成功播种的关键。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和催芽,播种后覆盖基质,厚度为种子的2到3倍,喷湿基质,保持土壤略干时再浇水。适宜在深秋、早春或冬季播种,并在遇寒潮时用塑料薄膜包裹花盆,以保持温暖和湿度。
在春末至秋初时,选择当年生的粗壮嫩枝进行扦插。对于硬枝扦插,尽量选择上一年的健壮枝条。在家庭环境中,建议使用已经消毒的扦插基质,或经过清洗的中粗河砂进行插枝。插后要加强管理以提高成功率。
选择健壮的枝条进行压条繁殖。在距顶端15到30公分的地方剥掉树皮,剥去的宽度约为1厘米。用湿润的园土包裹伤口,并用薄膜密封,四到六周后就会生根。
双色茉莉喜欢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土壤。推荐使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配方,如腐叶土、园土及煤渣灰的混合。此外,碱性土壤则须避免使用。
双色茉莉喜光,但不耐强光直射,适合在半阴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生长。夏季要避免阳光直射,否则容易导致叶片黄化、枯焦。
这种植物喜欢湿润环境,但不耐涝,因此需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浇水。夏天应增加浇水频率,并用水喷雾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则要控制水量保持土壤偏干。
在生长季节,每次花后追施稀薄肥水。10天后追加含磷钾为主的液肥,并结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帮助花芽形成。注意夏季施肥水肥比为9:1,冬季则停止施肥。
春季时需要注意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防治,发现虫害后可使用氧化乐果乳油进行喷杀。对病害如叶斑病和白粉病可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
花期过后,需及时修剪,以保持优美株形。每次花谢后剪去残花和一部分长枝,促进分枝萌发。最终的修剪在秋末进行,以留下2至3个芽,剪除弱枝与病虫枝。
由于双色茉莉耐寒性差,冬季应在室内栽培,保持室温在0度以上。若希望冬季开花,则需提高室温,确保夜间温度在15度以上,给予充分光照并适量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