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亦被称作扶郎花、灯盏花及波斯花,是一种属于菊科大丁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较为粗壮,花序直立,花朵大而色彩斑斓,管理简便,因此在温暖地区可以全年供应,适合用于插花和制作花篮,也可作为盆栽观赏。本文将介绍如何养护盆栽非洲菊。
非洲菊原产于南非,适宜在温和的气候中生长,耐热且稍微耐寒。它喜好冬季的温暖和夏季的凉爽环境,并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空气流通。非洲菊的生长适温为白天20至25摄氏度,夜间约为16摄氏度。当温度保持在不低于15摄氏度且白天不超过26摄氏度时,它可以全年开花。冬季休眠期的适宜温度为12至15摄氏度,低于7摄氏度时将停止生长。这种植物喜欢富含腐殖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并且最适pH范围为6.0至9.0。
非洲菊的每朵花可结出20至30粒种子,播种时间可以选择春季或秋季。春播适合在三至五月进行,秋播则在九至十月。种子的发芽率较低,大约为50%。播种后需用纸覆盖以防阳光直射,保持温度在20至25摄氏度,约两周内即可发芽。在播种后六至七十天,待苗长出三至四片真叶时可进行移植,经过两至三个月的培养即可能见到花朵开放。
非洲菊的分株繁殖通常在三至四月进行。首先要挖出母株,并将其分割成多个子株,子株需带有芽和根,且不宜分得过小。盆栽时不宜过深,最好每两株组在一起种植,这样能够促进开花数量的增加。
非洲菊对水分非常敏感,因此应选择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的基质,建议使用泥炭和珍珠岩的混合基质,其pH值应保持在5.5至6.0之间,以便于微量元素的吸收。
在浇水时,应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并确保植株在夜间相对干燥。植株在生根初期应从底部浇水,可采取底部渗透的方式。高温期间可从上部浇水,但要小心防止真菌滋生。
非洲菊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日照时长为11至13小时。在光照不足时,可以通过人工补光来满足其需求,要求每平方米光照强度在3500至4000勒克斯之间。
非洲菊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最高不超过30摄氏度,最低不低于13摄氏度。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花芽的正常分化,过低则可能导致植株死亡。
非洲菊属于喜肥宿根花卉,对肥料需求较大。其氮、磷、钾的施肥比例应为15:18:25,每5至6天施肥一次,或可每10天施肥一次。在高温或低温导致植株半休眠时,应停止施肥。
非洲菊可能面临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白粉病和病毒病。对于叶斑病,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800至1000倍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进行喷施。白粉病则可以采用70%的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7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至1200倍液防治,施药间隔为7至10天。
非洲菊基生叶丛的底部叶片容易枯黄,应及时清除,以利新叶和新花芽的生长。此外当植株枝叶繁茂、遮盖过多时,也应适当地摘除部分叶子,以增加通风效果,促进植株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