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它属于木犀科木犀属,是一种常绿乔木,主要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由于经过多年的人工培育和自然杂交,丹桂已形成了许多栽培品种,现如今广泛应用于各大园林景观。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盆栽丹桂的养殖方法。
盆栽丹桂的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建议每天向叶面喷洒一次清水,确保所有枝叶均匀受湿,水珠开始往下滴落为宜。这不仅可以保持叶片湿润,还能清洁吸附在叶片上的灰尘。清明节后,可以将丹桂移至露天,并进行一次透水。夏季要在早晚进行浇水,而在冬季则应选择中午前后浇水,以保持水温与土壤温度接近,避免骤冷骤热。同时要注意,不可出现积水的现象,冬季只需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在丹桂刚开始抽梢的阶段,可以施用1到2次氮肥,以促进其枝叶的生长。而在花芽分化和开花前,应以磷肥为主进行施肥。春季将丹桂移至露天后,可以开始浇灌腐熟的稀薄肥料,如豆饼、麻酱和鱼腥水,每半个月进行一次。进入5月下旬至开花前,需每周浇一次,肥水浓度逐渐增加。进入7到8月,可以每隔半个月追施一次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花后则需追施一遍清淡的肥液,以防秋枝的生长。在冬季,建议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前应使盆土稍干,并先松土,以增强肥料的吸收效果,第二天再进行浇水。
丹桂适合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进行栽培,色泽以紫色或赭色为佳,以与花叶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提升观赏效果。盆栽丹桂通常每2到3年需要倒盆换土一次,剪去部分老根与枯根,并用竹签清理一部分旧土。用土配比一般可用园土、堆厩肥和河砂各占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调配。春季种好后,要浇透水,然后将其移至庇荫处约10天,使其适应新环境。此期间不宜施肥,待恢复生长并长出新叶后方可浇水和施肥。
丹桂的造型最好采用曲干式、斜干式或飘逸式,整形时应结合攀扎与修剪的方法。主干可以攀扎成曲干或斜干式,适合在秋季进行修剪。对于生长较高而下部枝条稀疏的植株,建议在离顶部2/3或3/4处进行修剪;而对于“头重脚轻”的植株,需要剪去过密的上部枝条,只保留较小的枝条。若枝条过于密集,务必进行疏剪。花后也需要再次整枝,剪去徒长枝、枯枝、病虫枝以及密生的瘦弱枝。
丹桂的越冬时,室温应保持在0到5℃,相对湿度控制在50%到80%之间。冬季冷室的光照应良好,尤其是在早春芽开始萌动前,阳光的充足非常重要。次年春季,华北地区通常在谷雨后(黄淮流域在惊蛰前后)安排盆栽丹桂出室,初期应集中放置在室外背风阳光充足的地方,之后再逐渐散放,使其适应外界环境。
丹桂常见的病害包括叶斑病、煤污病、藻斑病、根腐病和缺铁病等。针对不同病害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叶斑病、煤污病及藻斑病可喷洒0.5波尔多液或5%多菌灵的500到1000倍液进行处理。根腐病的防治应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并避免积水,如因真菌导致的根腐,可用代森铵200到300倍液进行浇灌。常见的虫害有叶蜂、粉虱、螨、长白蚧和黄刺蛾等,叶蜂、粉虱及螨虫可用40%乐果1500到3000倍液喷杀,长白蚧可人工刷除或在第一代若虫时期使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杀螟松500倍液喷杀。
上一篇:丹桂飘香是什么季节?
下一篇:丹桂什么时候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