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学名黄花菜,亦称萱草、金针菜等,属于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通常生长在园林中,适合丛植或用于花境和路旁绿化。在中国,忘忧草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尤其四川渠县以其丰富的黄花菜而闻名,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的美誉。本文将探讨忘忧草的花语与传说。
人们称呼忘忧草的名字多种多样,包括金针、黄花菜、宜男草、疗愁、鹿箭、虎百合等。据《本草注》记载,萱草味甘,能令人欢愉,忘却忧愁。而古代诗经中提到,一位因丈夫远征而心忧的妇人,种植萱草以解愁,因此流传至今,成为“忘忧草”的别称。
忘忧草被赞誉为中国的母亲花,其花语表达出对母亲的永恒爱意和伟大的母爱。
萱草又被称为宜男,古人相信佩戴此花能带来男孩,象征着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景。
忘忧草象征着对爱的遗忘,提醒人们放下不愉快的往事,释放心中的忧愁。
传说在大泽乡起义前,陈胜因贫困而不得不讨饭,以至于因营养不良而全身浮肿。有一天,他讨饭到一位黄姓婆婆家中,婆婆因心善,将三大碗萱草花蒸给他。陈胜狼吞虎咽,在享用后浮肿症状减轻。为了报答婆婆,他在后来的起义成功时没有忘记她。
为了感谢黄家母女,陈胜将她们请入宫中,并为她们设宴。然而,当他再次品尝蒸好的萱草花时,竟觉得味道失去往日的美味。黄婆婆温情的告诉他,正是饥饿时的萱草最为香甜,食物丰富之后再吃反而无味。陈胜因此羞愧难当,立刻跪倒表示感谢。
从此,陈胜专门在宫中种植萱草,并将其命名为“忘忧草”和“黄花菜”。而因黄婆婆的女儿名为金针,加之萱草叶形似针,因此大家又称之为“金针菜”。此后,萱草根逐渐被用作治疗浮肿,并在后来的医学中成为常用药材。
上一篇:水生花卉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小型假山盆景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