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百合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确保健康生长的关键。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做法,可以帮助您获得丰收的百合花卉。
为了有效控制病菌和害虫的传播,建议进行三年的轮作换茬。种植时,应遵循坡势,从下往上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显著减少病菌的传播风险。
在选购种植的鳞茎时,应优先选择无病害、无螨虫和无机械损伤的鳞茎,以确保减少病虫害的来源,保证植株的健康成长。
在种植前,要对田间的枯枝落叶和残留的病虫体进行彻底清理,并进行焚烧处理,以减少潜在的病虫源。同时,施用经过堆沤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料,能有效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质量。
为了控制土壤的含水量,建议采用深沟高畦的种植方式,并定期清理沟渠以维护良好的排水系统。
在播种之前,可采用浸渍消毒的方法来灭螨。推荐使用20%的扫螨净可湿性粉剂稀释到4000倍液,加上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到1000倍液,对鳞茎进行3到5分钟的浸泡。在气温超过30℃时,浸泡时间可缩短至3分钟,这样能够有效消灭潜在的细菌和螨虫。
在大田中化学防治是非常重要的,防控工作要早且要持续。播种时,每亩使用10%的锌粉和磷粉粒剂,配合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千克,或者使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5千克,制成药土后放入播种沟内。在播种后的4月上旬和中旬,需用20%的扫螨净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结合5%的菌毒清水剂来综合防治病虫害。
从百合出苗开始,建议每隔15天进行一次喷洒,连续进行6到7次,以确保植株健康生长。可以交替使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淋施,增强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和化学防治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百合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从而保障健康生长和丰收。
上一篇:百合新品种-‘白玉’麝香百合
下一篇:玉米金针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