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百合时,合理的整地和管理至关重要。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你高效种植并保证百合的健康成长。
选择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进行整地。在整地过程中,每亩地撒施5方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进行30至35厘米深的翻耕。然后根据要求制作宽110至120厘米、走道50厘米的畦,接着每100平方米的畦面撒施10至15公斤普钙和4至6公斤硫酸钾,以及0.8至1.0公斤五氯硝基苯。最后再翻挖20至30厘米,确保土壤达到松、碎、平、软和肥的标准。播前3天应进行一次透水,若土壤先前种植过其他球根花卉,则需在混合液中加入800倍的三氯杀螨醇,以防根螨的侵害。
对种球的处理也很重要,适宜在0℃至4℃的低温下处理30至35天,或在7℃至8℃下处理40至50天,以打破种球的休眠状态。处理时,应选择健壮的种球,剥去老化、死去或染病的鳞片。然后用800倍的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混合液浸泡种球30分钟,浸泡后用清水稍加冲洗。将处理后的种球在地上铺1至2层,覆盖草以保持湿度,待其发芽或出现白根后再进行下种。
播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若冬季霜冻严重且没有加温设施,则应推迟至早春进行播种。
播种后需立即浇透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当苗出土约5厘米时,可以施一次稀饼肥水或稀粪水,15至20天后再施一次稀粪水。每次施肥后应立即进行空中喷水,并在盛蕾期每隔7至10天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微肥液。每次浇透水后,及时进行浅中耕和除草,但要避免耕作过深。在苗出后,建议使用透光率在50%到70%之间的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
百合常见的病害包括灰霉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通常通过上述的种球和土壤消毒措施进行防治。如果在生长期内发生病害,可以每隔7至10天定期交替喷施代森铵和多菌灵等杀菌剂。而虫害方面,主要包括地下害虫如根螨及蚜虫,可采用辛硫磷和三氯杀螨醇进行防治。
在第一朵花刚要开放时进行采切为宜,此时的花蕾质量最佳。使用前需对剪刀进行75%酒精消毒,留桩高度一般为10至15厘米,以助于养球。采后要用净水或去离子水进行处理,再进行整理和包装,以确保百合的品质。
上一篇:山洞中适合种植的食用菌种类
下一篇:食用菌培养料的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