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病通常在贮藏期发生,对鳞茎造成严重影响。症状包括鳞茎表面出现凹陷的病斑,颜色为暗褐色,并伴有青绿色的霉层(即孢子团)。随着病情的发展,内部鳞片逐渐腐烂,最终导致鳞茎干腐烂。一般情况下,鳞茎需要经历二至三个月才能完全腐烂。
青霉病的主要病原物是Penicillium cyclopium Westl.,它属于真菌半知菌亚门,丝孢目中的青霉属,具体为圆孤青霉。此菌落呈暗蓝绿色,通常没有明显的轮纹,或仅有轮纹不明显。其外观为粒状或簇状,背面可能呈淡桃红色,有时也会出现黄色或紫色。
分生孢子梗直径为3至3.5微米,呈三层的帚状;而小梗的尺寸为7至10×2.5微米。分生孢子呈亚球形,表面光滑或略显粗糙,直径在3到4微米之间。此外,P.corymbiferum Westendorp 也被发现能害及百合。
青霉病的发生与鳞茎的损伤、贮藏环境的潮湿以及通风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都容易导致青霉菌的侵染。当鳞茎表面有病原菌附着时,遇到高温和高湿的环境,就会发生大量繁殖。
在采收、包装和运输的过程中,病菌可能通过伤口侵入鳞茎,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这表明在整个管理过程中都需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青霉病的发生和蔓延。
上一篇:棚架葡萄修剪技巧解析
下一篇:优质油菜品种“华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