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作为一种常见的花卉,原产于东亚,并在欧美地区广泛栽培。而在我国,百合的鳞茎被当作重要的食用作物。虽然百合的病虫种类并不多,但其造成的损害却十分严重,重病年份的损失率可达30%至60%。为了有效防治百合的病虫害,我们在1993至1998年间开展了一系列调查与实验,为以后大面积的病虫害管理奠定了基础。
百合灰霉病又名百合叶枯病,主要影响叶片,甚至可以侵染到茎、花、芽及鳞茎。病斑首先呈圆形或椭圆形,颜色为黄褐色或红褐色,中心部分则稍显浅色。湿润天气下,病斑表面会出现灰色霉层,而干燥时病斑则呈透明状,容易导致叶片枯死。
百合疫病亦称脚腐病,主要感染靠近地面的茎部,病斑呈水渍状,随之变褐并使植株上部枯死。若鳞茎在发芽时受害,则可导致嫩茎顶端枯萎。在潮湿环境中,病斑上会出现白色霉层,严重影响百合植株的生长。
这一病害主要影响鳞茎和叶片,表现为浅褐色不规则斑点,进而发展为黑褐色的干腐。炭疽病菌在病变部位过冬,通过风雨传播。因此,加强土壤管理和轮作是防止此病的重要措施。
百合病毒病可分为黄萎型和花叶型。黄萎型没有明显的病斑,整株表现为黄化;花叶型则在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淡绿色斑驳。病毒主要通过蚜虫传播,因此,在干燥天气和蚜虫数量多时,病毒病的发生率会上升。
百合螨是危害百合的一种害虫,主要以啃食鳞茎为主,且可传播病菌,导致腐烂。它们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繁殖迅速,且每年可繁殖多达20代,给百合种植带来较大挑战。
实行轮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建议每3年更换种植作物。
在选用鳞茎时,需确保其无病虫害和机械伤,以减少潜在病源。
及时清理田间的枯枝落叶及病虫残体,减少病虫源的重要手段。
施用经过堆沤腐熟的有机肥,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以减少病害发生。
在播种前,使用防治药剂浸泡鳞茎,能有效消灭潜在的病菌和螨虫。
根据试验表明,早防治化学药剂的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根据生长阶段定期喷药,以保持百合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百合病虫害的发生率,保证百合的健康生长和丰产。
上一篇:大棚黄瓜使用硫磺熏蒸器杀菌需谨慎
下一篇:秋季种植草莓产量更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