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一种深根性花木,栽植时需要做好土壤的准备。首先,深耕土壤并耙平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此外,施入粪肥、厩肥或堆肥作为基肥,可以为牡丹的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基础。栽植时,通常建议栽植穴的直径为30厘米,深度在30厘米至40厘米之间,确保栽植深度与地面齐平,不可过深,以免影响开花质量。
为促进牡丹开出更多花朵,建议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施肥应在新梢迅速抽出,叶子和花蕾伸展时进行,此时施用速效肥对花朵增大有显著作用。第二次施肥在花谢后进行,旨在补充营养,促进后续生长,选择充分腐熟的饼肥以及适量磷肥。最后,在秋冬季节施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施肥量可以增加,以助力来年的开花。
牡丹虽然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但依然需要适量浇水。在北方,雨季来临之前可以结合施肥进行3至4次浇水;而在南方湿润地区则可以少浇或不浇。牡丹最怕积水,因此在雨季要定期检查排水沟道,确保排水畅通。春夏时节,可以进行中耕松土,以提高土温,同时每次浇水后也要进行适当的松土作业。
整枝和摘芽的目的是保持牡丹植株的形状和枝条数量,通常推荐保留5至8根主枝,剪除根颈处的萌枝,以集中养分促进开花。牡丹的枝条比较脆弱,花朵开放初期可能因花头过重而导致弯曲或折断,因此需要使用细竹支撑,支柱应涂上浅绿色以增加美观,每年秋后更新一次。
牡丹的虫害较少,但病害较为常见,如叶斑病和根腐病。发芽后每半个月喷洒波尔多液可以进行预防。一旦发现病害,可以使用1000倍的代森锌进行防治,受损部位应剪除并烧毁。同时,防治棉介壳虫时可以用500倍的氟乙酰胺,而防治卷蛾则可使用敌百虫。
为了满足春节期间的花期需求,可以在11月下旬将牡丹移入室内,首先放置在5℃至6℃的环境中,随后逐渐提升至10℃,再提高到18℃至22℃,这样可以促进开花。一般而言,栽植后50天至60天可以看到花开。如果温度稍高,花期会提前。现在已有可持续开花的牡丹品种,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