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菊是一种菊科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植物,近年来由山东菊源研发中心通过将野生芙蓉、艾和蒿等植物进行杂交培育而成的新颖品种。这种植物不仅具有独特的香气,而且在降压和解暑方面也表现出良好效果。四季常青、根系发达且形态奇特的芙蓉菊,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各种树桩盆景。此外,经过实践证明,芙蓉菊与菊花的亲和力很强,将其作为砧木嫁接一些小菊品种可以有效提高菊花的木质化和延长花期,因此在盆栽和观赏盆景制作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这项研究无疑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及推广应用价值。
芙蓉菊的根系相当发达,通常包括主根和侧根。其株高在60至150厘米之间,主茎直立,枝条则显得细长、繁多且密生,斜向上生长。新枝嫩绿、光滑,茎的木质化程度由下向上逐渐增加。秋季,茎顶处会孕蕾开花。叶片为完全叶,互生且具叶柄;新叶嫩绿,成熟后呈蛋清色或雪青色,而老叶则为杏黄色。叶子羽状深裂,表面光泽极佳。芙蓉菊的花为头状花序,花序与小黄豆相仿,能够吸引昆虫进行传粉,花期主要是在11至12月,花色鲜艳,并散发浓郁的香气。
芙蓉菊偏好温暖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达15至30摄氏度,且能耐-5摄氏度的低温。它喜阳光充足的环境,同时也对阴影有所耐受。若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生长。此外,芙蓉菊喜欢潮湿的环境,尤其在生长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同时具有耐涝和耐旱的特性。对土壤的要求也较高,最佳土壤为排水性好、保湿力强的砂质土,土壤pH值应为中性至微酸性,最适pH约为6.5。由于其抗逆性及适应性强,芙蓉菊不仅适合盆景观赏,还能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及盐碱地改造等方面。
地栽是制作芙蓉菊树桩盆景的关键步骤。选择高燥、阳光充足的地点进行定植,以便待其成长到一定大小后再进行嫁接。首先,需要整地做畦,施入足够的基肥,建议每畦施入10公斤腐熟农家肥以及50克的炉渣、磷酸二铵和尿素,深翻20至30厘米,作高畦以防止雨季积水。
芙蓉菊的适宜定植时期在清明前后,最晚不超过6月份。可以按照30至40厘米的株行距进行穴植,扦插苗需保持土壤湿润,以利起根。
浇水的原则是见干见湿,具体浇水量和次数视栽培方式和生长阶段而定。一般来说,温室栽培需要人工浇灌以维持土壤湿润。不同生育阶段的施肥需求不同,苗期以氮肥为主,花期则以磷钾肥为主。同时,使用薄肥勤施的原则,具体施肥浓度在0.1%至0.3%之间。
适度的摘心可以促进侧枝的生长,但在养桩期间应避免影响主干增粗。对于芙蓉菊的栽培环境,应根据其生长要求进行调控,以满足相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
由于芙蓉菊根系较大,盆栽时对土壤要求较高,需选择园土、腐叶土、河沙等配制培养土。常用的配比为:园土5份、腐叶土3份和农家肥2份。
选择合适的花盆非常重要,需根据芙蓉菊的生态习性和用途来选择。建议在芙蓉菊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移栽,以防根系拥挤,通常需选择至少1年生的成型老桩进行盆栽。
在将成型扦插苗移入花盆时,需保证根系的完整性和花盆大小的适宜。同时,注意通过覆盖排水孔来阻挡害虫,确保通风与排水情况良好。
芙蓉菊适合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需定期向植物喷水,同时保持盆土湿润。在不同的生育期要施用不同的肥料进行合理施肥。为了增强盆景的效果,还可以进行药剂矮化处理,通过修剪来达到不同的造型效果。
综上所述,芙蓉菊作为一种新兴观赏植物,不仅具备高观赏价值,更是在园艺应用方面潜力十足。通过合理的栽培与管理,芙蓉菊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上一篇:如何避免万寿菊温室苗期开花
下一篇:万寿菊常见栽培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