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菊花种植过程中,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锈病和枯萎病,这些病害通常在特定的季节内高度活跃。了解这些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是确保菊花生长健康的关键。
叶斑病由野菊壳针孢菌和菊壳针孢菌引起,全年均可发生,尤其在5到10月的温暖潮湿季节更为常见。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理枯枝烂叶,集中烧毁病叶;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喷施;而在发病期间,可采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800至1000倍液交替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到4次。
锈病的主要病原是菊花柄锈菌,通常在4到5月份的雨季及秋末多雨天气中表现得更加严重。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理病株,摘除病叶并集中烧毁;在发病前,定期用80%代森锌500至700倍液喷施;在发病期间,使用15%粉锈宁800至1000倍液或25%粉锈宁1200至1500倍液喷施,喷施间隔7到10天,连续喷施3至4次。
枯萎病由菊花尖镰孢菌引起,通常在夏季高温大雨时发病严重。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在发病期间,使用50%代森铵乳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4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至1000倍液交替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至4次。
菊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有蚜虫、菜青虫、尺蠖和蛴螬。掌握这些虫害的特性及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菊花的生长质量。
蚜虫全年均可发生,尤其在4至5月和9至10月时为繁殖高峰。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植株的顶梢、花蕾底部及花瓣,若发现蚜虫,应立即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适量的片净乳剂(1000至1500倍液),最好在傍晚进行喷施。
菜青虫通常在每年4月至10月都有幼虫出现,夏秋季节尤为严重。幼虫主要危害植株的顶芽或嫩梢。防治措施为:定期检查植株,若发现虫害,及时用20%灭扫利10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000至1500倍液于傍晚喷施。
尺蠖在其生育期间均可发生,幼虫在8月上中旬达到发生高峰,主要危害叶片、花蕾和花瓣。防治方法是:定期检查植株,一旦发现虫害,即刻使用21%灭杀毙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至2000倍液于傍晚喷施。
蛴螬的幼虫通常在5月下旬至11月份出现危害,以6至9月份最为严重。这种地下害虫主要侵害菊花的根茎。防治措施为:定期检查植株,一旦发现虫害,应每亩及时用辛硫磷乳剂300毫升拌细沙25至30千克,在傍晚撒施于畦面。
综上所述,了解和掌握菊花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其生长质量,确保健康茁壮的开花。保持及时的观察和适当的处理,是成功种植菊花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一帆风顺的花为何会变成绿色?
下一篇:非洲菊栽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