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嫁接塔菊的过程中,砧木的选择和培养以及嫁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环节,以帮助你成功进行塔菊嫁接。
嫁接塔菊时,通常采用菊科艾属的青蒿作为砧木。在每年的9月底进行播种以育苗,到了11月上旬,需选取茎部末端开始伸长且生长健壮的蒿苗。将这些蒿苗首先种植在小盆中,放置于温室内以越冬,保持的温度一般在10至15℃之间。待移植完成后,可以施加少量肥料以促进生长,并每周浇水一次,保持湿度在50%至60%之间。
第二年2月中旬至上旬,青蒿的每节部位都可能萌发出侧枝。待霜期结束,植物高度达到40至60厘米后,即可进行移植。在移植前,需选定高燥、朝南的种植地点,并挖好适当的大穴。在穴底施加熟腐的基肥,然后在穴上部放置培养土,每穴栽种一株即可。
在选择接穗时,应优先选择花期一致、花型较大且花期较长的品种,并且按花色进行排序。一般推荐由一种颜色到顶,或使用二至三种颜色相近的不同花色,自下而上按浅到深或深到浅的方式排列。以红色为例,可以选择浅红、粉红、水红、大红、紫红和深紫进行美观的排列,以确保整体色调和谐且醒目。
如果是在温室内进行嫁接,最佳的时间为翌年的1月至3月。而如果是在露地中进行,时间可以延长至4月至5月,最迟不得超过“芒种”。嫁接时,从地面以上20至23厘米处的第一层分枝开始,每隔7至10天嫁接一层,当侧枝长度达到约10厘米时,可以进行第一轮嫁接。每轮的嫁接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控制在3至6根之间。
为了实现宝培式的排列,建议第一轮接6根,第二轮接5根,第三轮开始每层接3至4根。每层之间应保持20厘米的间隔,同时尽早清除多余的侧枝。在嫁接过程中,选取的青蒿部位不宜过老或过嫩,确保选择正常粗细且具有大叶的幼嫩部分作为接合点。接穗的长度应为3至5厘米,并使用“劈接法”进行嫁接。使用棉纱线或其他细软材料缚住接口,确保嫁接的成功率。
按照上述的砧木选择与嫁接技术,你将能有效地进行塔菊的嫁接,提高栽培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