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白粉病是花卉中常见病害之一,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均有分布。该病害使植株生长不良,叶片枯死,甚至不开花,严重影响绿化美化效果和花卉生产。菊花白粉病还会危害多种植物,如瓜叶菊、金盏菊、松果菊等。
菊花白粉病感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透明小白粉斑点,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可迅速扩大,严重时叶片褪绿、黄化,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引起白粉病的病原属白粉菌真菌,主要在温湿适宜的环境中发病。病菌在病株残体内或土中越冬,春季温湿适宜时开始传播,5至11月均可发病,尤其在9至10月发病严重。
在栽培上注意剪除过密和枯黄株叶,拔除病株,清扫病残落叶,集中处理可减少病原物的传染来源。
栽植时不要过密,控制土壤湿度,增加通风透光,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可使用多种药物进行防治,如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混合药剂喷洒,或在发病初期喷施农抗120等药剂,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可有效控制病害。
上一篇:菊花蚜虫的防治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奇特美丽的菊花桃花果共赏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