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治病虫害上,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我们应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并确保产品农药残留量不超标。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适时进行早期防治。
芦笋开始采收前,应在“立春”和“立秋”前的晴天进行清园,消灭潜伏于枯枝落叶和土壤中的病虫源。清园时,要将旧母茎和新长出的畸形、病虫伤的嫩茎割除,并集中烧毁。同时,喷洒除草剂清除田间杂草,清理芦笋蔸头的沙土,确保残留茎被清除干净。经过阳光暴晒1-2天后,每667平方米用70%甲基托布津和50%多菌灵各0.5公斤,辛硫磷1公斤混合加水500-600公斤淋浇蔸头,然后覆盖5-6厘米的客沙,以消灭病虫源。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如果笋园土壤偏酸性,可施入适量的石灰粉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注意防旱排涝,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避免过度采收,以防植株早衰。
药剂防治应掌握好关键期,对茎枯病等病害应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保护好母茎萌发至成熟前的易感病期。对害虫则应在幼虫孵化高峰期至幼龄期进行防治。清园后,幼茎刚长出时就应开始喷药防治茎枯病,喷施药剂要坚持到茎叶老化。
在母茎生长期,适当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大生M-45可湿性粉剂或65%好生灵可湿性粉剂等,防治茎枯病和褐斑病。防治害虫时,应在幼虫1-2龄时喷药,使用5%抑太保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
在采收期,应推行生物防治,使用生物制剂如12%敌力康等防治茎枯病。同时,使用菜硕星、白僵菌等防治蛾科害虫。对于地下害虫和夜蛾科成虫,可用糖醋液诱杀成虫。
上一篇:万年青适合在室内养殖吗?
下一篇:万年青扦插技巧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