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包含SEO优化内容,使用了适当的HTML标签。
在生根诱导实验中,选择高约2~3厘米并有4~5条粗壮根系的试管苗作为移栽材料。
当幼苗长到2~3厘米并有4~5条粗壮根系时,在培养室内打开试管瓶口,进行为期3~5天的炼苗。可以先在培养室内,后转至自然条件下,让幼苗逐步适应。试管苗的叶表角质和蜡质较少,表皮薄,气孔不能关闭,易失水,因此在移栽前应诱导茎叶保护组织的发生和恢复气孔调节作用。逐渐降低湿度并增强光照,进行驯化,最后在散射光条件下培养2~4天后再进行移栽。
这是提高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有效途径。只有达到一定标准的芽才能进行生根培养。经过观察分析,发现高3~4厘米的壮苗移栽成活率较高。改进办法包括加大生根培养基的用量和及时移栽。
基质可以选择河砂或河砂与珍珠岩的混合物(1:1)。消毒方法包括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浇灌后冲洗,或用沸水浇灌2~3次。
在不同基质湿度下进行移栽,分析湿度对幼苗成活的影响。基质消毒后一般不进行浇灌。
基质二中的幼苗成活率高于基质一,经过调整技术后,基质二中的幼苗成活率可达90%以上。栽植时不宜过深,以免引起烂苗。
移栽后将幼苗置于相对湿度为60%~80%的环境中,每隔两天观察基质情况,适时喷雾。基质干燥时可在5~6天后再浇灌一次。
在驯化过程中,注意防治病虫害。芦荟的病害主要是黑斑病,初期可喷施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主要虫害是红蜘蛛虫,可喷施40%的乐果乳油。驯化10天后可上盆,按常规管理方法进行。
上一篇:芦荟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铁树真的会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