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栽植过程中,保持完整的根系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大苗栽植时需带土球,而小苗则需依据具体情况选择留土。在苗木栽植后,应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土壤始终保持疏松、肥沃的状态。此外,每年秋冬季节可以在根际部位更换一层塘泥或肥土,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当然,在落叶至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适当的修剪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去除枯弱和病虫害的枝条,从而保持树冠的通风与透光性。
为了促使植株花开旺盛,需要对徒长的枝条进行短截,以减少养分消耗,这样能使保留的腋芽获取更多的养分,并形成丰硕的开花结果枝。对于结果枝和中间枝则不必进行修剪。在生长期间,及时进行摘心,限制营养生长,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尤其对于盆栽的桩景,更应关注这些细节。
在春旱期间,进行1至2次补灌是必要的,同时要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和赤星病等疾病。桩景的盆栽材质选自野生老树桩,在春季萌芽前进行采掘。部分类别的主根较深,需在起掘后剪除过长的主根,确保树桩带土,以保持根部的湿润。若有长途运输,还需特别注意根部保湿,防止失水影响成活率。
经过1至2年的养殖,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以在清明前上盆。栽培桩景应使用浅盆,初次栽种时,根部需多添一些泥土,随后逐步提根,配以拳石,这样可以营造出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新上盆的桩景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遮荫后,再进入正常的管理阶段。
为了促使桩景花繁果多,需加强水肥管理。在花前施用1至2次磷氮混合肥,花后每隔半个月施加稀薄的磷钾肥,以促进果实的丰满,减少落果现象。对于每年春季开花一次的海棠花,可以通过降温、减水和遮光等措施,使其在当年秋季再次开花。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七月上旬将盆栽的海棠花树移至避雨阴凉处,进行降温和减少光照,同时控制浇水。水量要逐渐减少,直到叶片发黄自然脱落,以此促使其进入休眠期。之后,继续适度浇水,维持植株生命并防止新芽的萌发。经过35至45天的休眠期后,将植株置于全光照环境,浇透水并加施液肥,便能促使其萌发新芽,并在5至7天内绽放出鲜艳的海棠花。
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棠芽苞对温度敏感的特性,在冬季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透水后加施液肥,每天在植株枝干上适当喷水,保持室温在20至25度。经过30至40天后,便能看到美丽的花朵,适合于元旦或春节期间观赏。在整个冬季,可以对水养大枝切花进行分批处理,随时取用,增添节日的气氛。
上一篇:球根秋海棠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下一篇:垂丝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