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又叫八月春、相思草或断肠花,源于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省份,甚至北至山东。这种植物喜好阴湿环境,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同时也不耐干旱和水涝,但能耐寒,冬季进入休眠期。
秋海棠适合种植在阴湿地,可以在树荫下、岩石旁或建筑物旁的花坛和花境中点缀配置。全草和块茎均可入药,茎部味酸且无毒,特别是在江南地区,儿童常以其为食用草本植物。
秋海棠细菌性叶斑病是常见的叶部病害,尤其是竹节秋海棠更易感病。严重感染后,植株会出现生长衰弱和大量落叶,极大地影响其观赏性。
该病害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形成淡绿色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大呈现疱疹状,透光观察时呈半透明状态。通过观察,后期病斑不断扩大并相互连接,形成大块的病斑,导致大量落叶。在雨天,病斑表面会渗出黏性细菌,干燥后产生穿孔,且大量病斑可导致叶片枯萎,严重时,整株植株可能萎蔫枯死。
引发此病害的病原是秋海棠黄单孢杆菌,属于细菌类。病菌可以在土壤中越冬,当气候适宜时,借助雨水或浇灌水的泼溅进行传播,从植株的伤口或叶片气孔侵入。高温与湿度过高的季节病害最为严重。同时,食叶害虫造成的伤口及其他的机械伤口都会促进病害的发展。
对于局部感染的植株,需要及时剪除病部。若植株病害严重,建议将整株及其根际周围土壤一同挖走并销毁。此外,园艺工具如剪刀须用70%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
在温室中要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避免植物栽种过密。同时,尽量不要在高温时段用水冲洗植株,繁殖时的插条只能从健康植株上剪取。
在病害初期,可以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在病害发生期间,可以喷施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使用200单位农用链霉素,每隔7至10天喷施一次,建议喷2到3次,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秋海棠的病害,保持植株的健康与美观。
上一篇:贴梗海棠嫩枝扦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