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影响叶片、叶柄和新梢。受影响的叶片在初期会出现小而圆的桔黄色斑点,直径约1-2毫米,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斑点会扩大至4-10毫米。病斑表面略有凹陷,并会产生黑色的小粒点,这些是病菌的孢子器。在病发一个月后,叶背的病斑会突起,显现出灰色至灰褐色的毛状物,这些是锈孢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斑会变黑,重度感染可能导致叶片干枯并脱落。
病菌以多年生的菌丝体形式在桧柏的针叶、小枝及主干上部组织中越冬。到了次春,有充足的降雨时,冬孢子角会发生胶化,变为担孢子,这通过风雨传播进入新生的叶片。潜伏期通常为6-13天,与5月份的降雨情况紧密相关。通常,展叶20天以内的幼叶更加容易受到感染,而展叶超过25天的叶片则一般不再受到侵染。
在冬孢子角胶化之前及其后期(大约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可以喷洒2-3次50%硫悬浮剂400倍液,或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每隔15天左右喷洒一次,防治1次或2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上一篇:四季海棠的生态习性
下一篇:垂丝海棠患了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