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详细介绍危害苹果、梨、山楂和樱花等植物的害虫特征及防治方法,帮助果农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这种害虫主要侵害苹果、梨、山楂和樱花、西府海棠等植物。成虫和若虫以吸食叶背的汁液为主,导致受害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褪绿斑点,而叶背则覆盖有大量褐色粘液,导致黄褐色锈斑的产生,严重时还会引发霉污现象。
成虫的体长约为3.5毫米,整体呈扁平状,颜色为黑褐色。前胸两侧及前翅上均有网状花纹。在静止状态下,成虫的两翅重叠,中间部分呈现出“X”形的黑褐色斑纹。
卵呈椭圆形,颜色为黄绿色,长度约为0.6毫米,一端呈弯曲状,通常产于叶肉组织内。若虫的外观与成虫相似,腹部有锥形刺,刚孵化时颜色为白色,随后逐渐变为深褐色。若虫共经历5个龄期,其中在3龄期后开始长出翅芽。
这种害虫在河南省一年可繁殖4至5代。成虫在落叶、树缝和土块下进行越冬。到次年的4月上旬,成虫开始爬上树木,取食叶背的汁液并进行产卵,每只雌虫平均产卵16粒。若虫在叶片主脉两侧集中为害。
第一代成虫通常在6月初出现,第二代在7月上旬,第三代在8月初,第四代在8月底。由于各代之间发生不整齐,且存在重叠现象,因此在7月至8月期间危害最为严重。
防治的重点应当针对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具体方法包括:
在秋季成虫下树越冬前,可以在树干上绑草把以诱集并消灭越冬成虫。此外,冬季要清理花园、深翻树盘和刮除树皮,以彻底消灭越冬的成虫。
在越冬成虫出蛰的高峰期(通常在4月中旬)以及第一代若虫孵化的高峰期(通常在5月下旬),是进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选用以下药剂:40%的氧化乐果2000倍液,80%的敌敌畏2000倍液,50%的对硫磷2500倍液,20%的氰戊菊酯或10%的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分别在树干根际喷洒防治出蛰成虫以及在树冠中部喷洒防治第一代若虫,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措施,果农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危害,确保果树的健康生长。
上一篇:大花蕙兰的分株繁殖技巧解析
下一篇:垂丝海棠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