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虫害主要影响杜鹃属和马醉木属的花卉。成虫和若虫通过吸食叶片的汁液,使叶片出现针点状的白点,严重时导致叶片失去绿色,甚至完全变白。叶背则会出现锈黄色的斑点,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生长缓慢及提早落叶。
成虫体型较小,扁平,呈黑褐色,体长约4毫米。其前翅膜质,表面布满网状花纹。前胸背板向前延伸,覆盖头部,并带有类似的网状花纹。在广州地区,该虫年间繁殖大约可达10代,以成虫和若虫方式越冬。若虫通常具有群集性,这也加大了虫害的传播风险。
其天敌主要为草蛉,其次是蜘蛛和蚂蚁。这些天敌在控制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它们。
在防治过程中,首先,应保护和利用天敌,根据其数量和活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避免直接影响天敌。可以采用3%呋喃丹颗粒剂,施入土中(每盆5克,深3至5厘米),或尝试内吸剂,如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以包扎法或淋灌法进行施用。
其次,对于越冬成虫和第一代若虫要及时喷杀。可使用450%敌敌畏、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乳油的1000倍液,或40%甲胺乐乳油的2400至4000倍液,或者使用20%辛马乳油的1500倍液进行喷杀。
上一篇:富贵竹的生长高度与环境要求解析
下一篇:西洋杜鹃催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