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鬼帚病,亦称丛枝病或扫帚病,主要在我国的龙眼主产区如福建、台湾、广东和广西等地发生。不同品种和树龄的龙眼对于这种病害的抵抗能力有所差异。研究发现,广东石硖品种较储良更容易感染此病,幼龄树的发病率普遍高于成年树,且受害较为严重。
该病主要影响嫩叶、枝梢和花穗。病树的新梢节间会变得短小,侧枝丛生,嫩叶的叶缘向内弯曲,叶尖卷曲且不能伸展,最终脱落形成光秃的枝条。病情严重的树木新梢丛生,节间缩短,顶部常出现畸形叶,叶片脱落后整个枝条呈现扫帚状。花穗也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密集丛生及畸形现象,虽然个别花能结实,但果实小、肉薄且味淡,严重影响果品的产量,从而成为龙眼生产中的一大隐患。
在新植龙眼园中,必须禁止从病区引入苗木、种子及接穗。发现带有病虫害的苗木后,应立即采取烧毁处理措施。
选择优质的接穗是培育无病苗木的重要步骤。应从具抗病力强、品质优良且无病害的母体上采集种子和接穗,或采用高空压条育苗方式。
在新建果园时,适当增加株行距可减少病害的自然传播。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木的生长势,增强抗病力。对于轻微发病的树,应及时剪除病梢和病穗;对于病情严重的树木,则应及时砍伐并烧毁。
龙眼鬼帚病是由龙眼鬼帚病毒引发的,通常在每年的4到6月病梢较为常见,此时应加强对传毒媒介的防治。主要的传毒媒介为荔枝蝽象和龙眼角颊木虱。对于荔枝蝽象,可以采用捕捉成虫和去除卵块等方法。此外,也可在3龄若虫前期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者10%虫敌乳油(苏脲1号或灭幼脲3号)1000至1500倍液。对于龙眼角颊木虱,建议在若虫盛发期喷洒5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同时,灭虫灵等农药在新梢抽出3至5厘米时喷洒一次,间隔3至10天再喷洒两次,也能有效防治该病害。
上一篇:龙眼的塑料帐篷储存方法
下一篇:脐橙树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