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孢菇在聊城市的部分地区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产业。然而,由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多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挑战,尤其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
在近几年的春季,部分地区菇棚内流行胡桃肉状菌,导致了严重的减产。胡桃肉状菌生长迅速,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一旦感染,不仅减产幅度大,而且还可能连年复发,因此菇农需对此警惕。
在初期,蘑菇培料表面会出现白色或奶油色的浓密菌丝,随后,对蘑菇菌丝的生长产生抑制,导致菌丝萎缩并变黑,最终病部不再出菇。
胡桃肉状菌的实体形状较为特殊,表面有不规则皱纹,且颜色从淡黄白色到褐红色不等。其内部含有不整齐排列的子囊,能够高度抗干旱与化学药品。
胡桃肉状菌在旧菇房的土壤中存活,通过感病培养料、菌种等传播,并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迅速繁殖。因此,加强菇棚的通风、温湿监控是关键。
避免在发病菇房留种,通过全面检查菌种,确保无污染。选择外观洁白粗壮且适龄的优质菌种进行栽培。
确保培养料的碳氮比为33:1,进行严格的二次发酵,以消灭潜在病菌,同时保持适宜的pH值和水分含量。
在培养料进房前,加强菇房、床架等的清洗与消毒,使用漂白粉溶液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选用菜园红壤土进行覆土,曝光后进行甲醛消毒,确保消灭病菌。同时,及时检验并喷洒农药以确保病菌的彻底根除。
一旦发现胡桃肉状菌感染,应立即停止喷水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培养料,防止病害扩散。
双孢菇产业面临诸多挑战,病虫害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加强技术培训、优化生产管理和科学的防治措施,菇农可以有效提高双孢菇的产量和收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上一篇:桃树四季嫁接与育苗技术探究
下一篇:短柄樱桃标准化生产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