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自古以来就是甜橙的重要产区,早在1965年之前,当地就开始种植实生甜橙。在这一过程中,优选的单株及其后代以及高接在实生甜橙上的锦橙等品种,能够在枳砧上正常生长,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植株没有遭受裂皮病的侵害。
然而,自1965年开始,从外地引进的一些优秀品种如罗伯生脐橙和锦橙,其接穗中部分带有裂皮病,随着高接后的繁殖,这一病害迅速传播到了秭归。在70年代,该地区脐橙的生产经历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大规模的枳砧脐橙发病,十年生的植株仅高约1.2米,产量仅几公斤,而同龄的健康树则可超过50公斤。在这一背景下,虽然红桔作为砧木的脐橙园生长良好,但由于投产周期较长,人们对于使用红桔砧木产生了矛盾。
进入80年代初期,秭归引进了少量无裂皮病的朋娜脐橙,并采用感病的枳橙作砧木,经过六七年后发现其生长正常。这一发现使得人们认识到,只要接穗母树不带裂皮病,便可恢复枳砧的使用。近年来,秭归的新脐橙种植以枳砧朋娜为主,并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通过茎尖嫁接脱毒处理,将罗伯生脐橙的优良单株进行改良。如果能够获得大量脱毒的罗伯生脐橙接穗,秭归将在脐橙的发展中不仅恢复选择砧木的自由,也将重获选择接穗品种的自由。
秭归在裂皮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柑橘产区借鉴。为巩固已有成果,防止裂皮病的进一步危害,特提出以下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秭归脐橙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同时也为其他柑橘产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
下一篇:早红脐橙:脐橙新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