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实现核桃低产林的优质丰产,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我们对位于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苇湖村的山地核桃低产林进行了有效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五字诀”技术措施,具体包括换、疏、垦、施、剪等五个方面。
在第一步“换”中,我们采用多头插皮舌接的嫁接技术,对低产的幼树进行高接优良品种。研究表明,最佳的高接时期为砧木离皮至萌芽期,此时的成活率可高达95%。通过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树种的质量,也为后续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在核桃的雄花萌动前或刚开始萌动时,我们进行了人工疏雄,去除了多达80%的雄花芽。这一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果实产量,增产效果约为15%。具体方法为用木钩拉下树枝或亲自去除雄花芽,仅保留树冠顶端和外围枝条中的20%左右雄花芽,以确保授粉需求。
实施“垦”字措施时,我们在每年的春初或秋末进行垦覆扩盘,以利于松土、除草、蓄水和保肥。通过垦覆扩盘之后,核桃树的早实和多实现象明显提升,新梢生长量提高了1.1倍,落叶期也延迟了8至13天,整体产量比原有水平提高了30%。具体操作需要达到20至40厘米的深度,同时结合修筑反坡梯田和挖鱼鳞坑等措施进行。
在“施”字方面,我们结合垦覆扩盘采取科学施肥的方法。每株每年施用约100公斤轻质农家肥,并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分别追施尿素和磷肥。此外,对于易操作的植株,我们还实施根外追肥,花期喷洒0.3%的尿素加0.2%的硼酸,果实膨大期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经过综合施肥措施,产量较对照组提高了80%,效果明显。
最后,在“剪”字措施中,我们遵循合理修剪的原则,以避免核桃树的“伤流”现象。每年修剪分春秋两季进行,春季在展叶后至幼果膨大期进行,秋季在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进行。通过适时修剪,可以调整骨干枝的生长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提高核桃坚果的产量和质量。
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还需关注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采取综合防治技术,确保能在适时采取措施,实现“治早、治小、治了”的目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核桃的生产效益,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核桃园建设必备的关键技术分析
下一篇:核桃高产栽培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