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尺蠖是一种重要的害虫,主要影响枣树的生长与产量。了解它的危害特点和生活习性,有助于对其进行有效防治。本文将详细介绍枣尺蠖的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枣尺蠖,又称弓腰虫、顶门吃或枣步曲,因其幼虫爬行时的一伸一曲而得名。这种害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枣区,尤其是在河北、山东、河南和山西等地危害最为严重。幼虫具有强烈的食性,对枣树的嫩芽、叶片、花蕾等绿色组织造成了较大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枣叶和芽被吃光,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在华北地区,枣尺蠖一般一年发生一代,通常在3-4月份羽化。雄性成虫有翅膀并能飞行,而雌性成虫则没有翅,羽化后藏于树下的杂草中,待至傍晚或夜间爬上树与雄虫交尾,随后在嫩芽和树皮裂缝中产卵。卵在4月中旬孵化,孵化出的幼虫开始集中在树梢顶端危害嫩芽。此外,幼虫在受到惊吓时会从树上吐丝下垂,以便向其他枣树转移。
为了有效控制枣尺蠖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在春季(3月中旬前),可在树干周围100厘米的范围内翻土,挖出越冬蛹并加以消灭。此外,在初冬或早春翻土时也可以捡出蛹。还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的假死特性,定期摇树,以震落幼虫进行捕杀。
雌蛾不会飞行,可在3月中下旬在树干上缠绕塑料薄膜或纸裙,避免其上树交尾和产卵。每天早晨或傍晚可以定期查看并捕捉虫蛾。缠绕塑料薄膜或纸裙时注意缝隙的牢固,以防雌蛾乘隙而入。此外,可以定期检查树皮,刮除虫卵,或使用草绳诱集雌蛾产卵,及时处理以减少虫害。
根据枣尺蠖的特性和危害规律,药物防治需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在枣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约在5月初),可以喷施50%的敌敌畏或75%的辛硫磷800-1000倍液等。第二次在枣芽长到5-8厘米时(约在5月中旬),可选择20%的菊马乳油或35%的杀虫磷乳油等进行喷洒,确保有效控制害虫。
了解枣尺蠖的危害特点及其生活习性,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其对枣树的影响,保护枣农的收益。
下一篇:梨树定植技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