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子枣,又称葫芦枣(河北)、药葫芦枣(甘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果树,主要栽培于陕西大荔枝、甘肃庆阳和河北等地。它的栽培历史悠久,虽然数量较少,但这些地区的农民依然致力于其种植。
磨子枣树势强健,通常为中型至大型树体,树冠呈自然半圆形,开张而优雅。以一株23年生的磨子枣为例,其干高约1.1米,干周60厘米,树高可达7.35米,冠径约为7米。主干灰褐色,树皮裂纹深且不易剥落,这种坚韧的特性有助于其在各种环境中的生存。
磨子枣的枣头呈紫褐色,生长强健,木质相对柔软,生长速度可达50~80厘米。其二次枝自然生长,通常有5至7节,且针刺发达。树皮的纹理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且凸起,树的外观坚固而有力度。
磨子枣的果实中大,形状为石磨形,纵向直径在2.6~3.4厘米,横向直径为2.4~3.2厘米,平均果重约为7克,最大可达13.7克。果实中部有明显的缢痕,将果实分为两部分,形态独特且美观,适合作为观赏树栽培。
磨子枣的果肉较厚,呈绿白色,肉质粗松,甜味较淡,汁液相对较少,适合加工制干。该品种的干枣品质中下,但干枣的制干率可达到50.5%。新鲜枣含有30~33%的可溶性固形物,而核的可食率高达93.5%。
磨子枣的结果性较早,多数地区采用嫁接繁殖,新栽的根蘖苗通常在定植后2至3年开始结果。结实性表现中等,主要坐果部位集中在2至5节,占到了总坐果数的73.33%。在盛果期,单株的鲜枣产量可达15至25千克。
该品种的磨子枣在9月中下旬成熟,果实的生育期大约为100天。此外,磨子枣对气候的适应性强,特别是在成熟期间,能够抵御降雨导致的裂果现象。
总之,磨子枣树不仅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而且果实形态独特,既适合食用也适合观赏,是一种理想的园艺选择。
上一篇:珍稀宝珠梨的魅力探索
下一篇:荔枝幼树修剪技术的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