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酥梨是一种肉质细嫩、酥脆化渣且汁多味甜的优良早熟梨品种。在昆明地区,这种梨通常在6月底即可上市。早酥梨的果核较小,萌芽率高,但成枝率较低,树冠稀松,幼树生长旺盛,进入结果期后生长速度会减缓。为了保证早酥梨能够在生长和结果方面取得良好平衡,合理的管理和栽培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早酥梨的高接技术有助于提高其生长效益。首先,选择生长旺盛、适应性与抗逆性强的4年生以上梨树作为基础砧木。在高接过程中,采用近主干和主枝的劈接方法,以尽早恢复树冠。每株树需高接50个以上的接穗,并保证每个接穗具有3-4个饱满芽。
在进行多头高接时,为了保证产量应适当补充花芽,建议花芽数量占接穗的1/3。每个接穗需具备2个完整且无损伤的花芽,以提高坐果率。
由于早酥梨自花结实率较低,需要配置授粉品种以确保正常结果。授粉树需与早酥梨花期一致,花粉量丰富且品质优良。授粉树的配置数量以占总数量的1/4为原则,主要授粉品种包括砀山、新世纪和身不知等。
嫁接成功后的早酥梨负担轻且长势旺盛。由于梨树顶端优势明显,接成活的枝条一般呈直立生长。我们建议在7月时进行拉枝,确保枝条生长基本超过40cm,并达到拉枝要求。拉枝时可采用拉绳、撑枝、背棍等多种方法进行造形。
早酥梨萌芽率高,但成枝率低,特别是在高接成活的枝条中。为了促进枝条分枝,可在枝条生长到40cm时进行摘心,对于40cm以下的枝条尽量不要摘心。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尝试进行第二次摘心。
为了提高早酥梨的开花效果,可以在拉枝和摘心的基础上,采用扭枝和拿梢的方法进一步促进花芽形成。但需注意,扭枝和拿梢可能破坏木质部结构,不宜用于永久性骨干枝,以免影响其结果能力。
早酥梨对肥水条件的要求较高,人工灌水在花前、花后和果实膨大期尤为重要。建议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地面覆盖的方式以保留土壤湿度。此外,由于早酥梨的坐果量大且生长期短,需注重养分的集中管理。在施肥方面,重视有机肥的增施,并建议在花前、花后、壮果肥和采果肥中科学搭配氮磷钾的比例,同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果树的生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