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的储存对于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梨贮藏方法,帮助果农确保梨在采收后能够长时间保持优质状态。
筑畦堆藏是黄县长所采用的一种主要梨贮藏方法。在梨采收前,选择通风良好、阴凉干燥及水位低的果树行间进行储藏。在南北方向筑畦,宽度为1.5米至2米,畦的长度根据贮藏量而定。畦面高出地面约10厘米,中央略高,而两侧则略低,同时四周培成高约15厘米的畦埂。畦面需铺上一层厚5厘米至10厘米的细沙。
在畦埂四角以及两个长边上,每750毫米钉上木柱,柱高750毫米,其中一半插入土中。接着,在木柱内侧竖立用高粱、玉米秸秆或荆条编成的帘子,帘内紧贴两层完整无洞的牛皮纸。采收后的果实应在通风阴凉的地方进行预贮,待霜降后再入畦贮藏。在贮藏过程中,需在畦面的干沙土上喷一次水,挑除碰压、刺伤和病虫害的果实,将梨逐层轻拿轻放,以免造成腐烂。堆顶应呈小圆弧形,保持与畦穴同高,垂直高度约为70厘米至80厘米。最后,用2层至4层牛皮纸封严,再覆盖一层草帘。
莱阳茌梨的室内贮藏法是莱阳农民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储存4至5个月,保持果皮鲜绿和果肉无变色现象。在采收前,需喷布多量式波尔多液(1:3:200),采后挑选无病虫和无机械伤的果实,装入具有聚乙烯保鲜袋的果筐或箱中,袋内加入生石灰以提高保鲜效果。
在温度降低的10月中下旬,将经过预冷的莱阳茌梨移至阴凉通风的空房。当室内温度较室外低时,白天需在门窗上挂布帘,夜间则应打开门帘以促进室温的调节。确保在外界气温低于0℃时密封窗户,并在必要时使用棉门帘以维持温度。整个贮藏过程应注意定期打开袋口进行通风。
梨还可以在冷库中贮藏,但需特别注意防止冷害的发生。鸭梨、雪花梨和长把梨在采后不能直接进入0℃冷藏,否则容易出现黑心现象。通常建议在10℃以上入库,然后每周降低1℃,逐步降至7℃至8℃,再每3天降低1℃,直至达到0℃,这一过程约需30天至50天。
气调贮藏能够延缓梨果肉和果心的变褐,并保持其脆性和风味。此方法可以采用大帐和塑料袋进行简易气调,也可以利用气调库和气调机进行专业贮藏。与苹果的气调贮藏方法相似,梨的气调贮藏必须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浓度,确保其处于最低的水平。
通过以上几种贮藏方法,果农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生产条件的方式,有效延长梨的保鲜时间,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梨树秋季管理至关重要
下一篇:如何通过沼肥有效种植柑桔和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