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酥梨是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于1980年采用库尔勒香梨与郑州鹅梨进行杂交育成,经过多年的栽培和选育,199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正式定名为“红香酥”。这种梨品种克服了传统库尔勒香梨的个头小和甜度低的缺点,现已成为红皮梨中的佼佼者,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和欢迎。
红香酥梨的果实呈卵圆形,果重平均为270克,最大可达650克。果面洁净光滑,表面具有蜡质感,其成熟时底色为黄绿,着色面达到50%以上,呈现出鲜艳的浓红色。贮存后,底色变为金黄,果肉则是白色、酥脆多汁,几乎没有石细胞和残渣。其甜度适中,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糖酸比为95.78:1,品质极为优秀。在常温下可贮存三个月,而在冷库中可以存放至翌年的麦收,依然保持酸脆爽口的特点。
红香酥梨树势中庸,树形直立,主要通过短果枝结果。其花芽呈圆锥形,每个花序通常有8至10朵花,花冠为白色直径4.5厘米,花药为浅紫色。经过高接培养的红香酥梨第二年结果的株率超过95%,而到了第三年花序坐果率可以高达92%。该品种对黑星病、黑斑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但对轮纹病的感染则相对较轻。
在河北石家庄地区,红香酥梨的物候期为: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上旬开始开花,盛花期一般在4月11至15日,花期持续约一周。6月底果实开始着色,9月下旬进入成熟阶段,果实发育期约为140天,11月初树叶开始落下。
红香酥梨的栽培应注意株行距,推荐的种植间距为2m×4m或1.5m×4m。在密植时应适当间伐。可以与鸭梨、黄冠梨等品种进行互授粉,以提高产量。植株的形状应改良为纺锤形,幼树在生长初期应短截中心干与骨干枝,其余枝条则进行拉代剪,以促进早期丰产。果实的间距应保持在20厘米,叶果比控制在30:1,同时负载量应控制在2500千克每666.7平方米左右。
在土肥管理方面,推荐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建议将清耕制改为生草制,以进一步增强果实的着色效果。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红香酥梨的产量和质量。
上一篇:“晚熟梨:新一代果王‘金珠’”
下一篇:京白梨的魅力与种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