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若遭受冷害,极容易感染病害。了解病症表现、病原菌、发病规律与防治策略,对于确保芒果的品质和延长其保鲜期至关重要。
受冷害影响的芒果果实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最初呈淡褐色,随后变为暗褐色。病斑通常较大,边缘不明显,变色的果皮下果肉出现褐色,随之迅速软化并最终腐烂,渗出液体。在潮湿环境中,病变的果实上往往会长出大量黑色霉点,这些霉点是病原菌的子实体。
导致这一病害的主要病原菌是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这种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某些腐烂物质中。
黑曲霉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会迅速繁殖,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这些孢子通过接触、震动或昆虫活动传播至其他果实,导致新的感染,从而加速整个箱子或托盘内果实的腐烂。冷害是该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而在贮运过程中的各种震动则会进一步扩大其危害。
预防冷害是防治此病的最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芒果的贮运温度应保持在13.5℃,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冷伤或冻伤。此外,在采后使用多菌灵(1000mg/kg浸果处理)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妥善管理芒果的贮运环境,可以大大减少冷害带来的损失,确保芒果新鲜度,延长其保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