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葡萄套袋栽培在中国得到广泛推广。这一技术不仅能提高果品质量,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减少农药残留,确保生产出绿色无公害优质葡萄。本文将详细介绍葡萄套袋前后的管理技巧,以帮助农户更好地实施这一现代农作方法。
选择巨峰和红提(晚红)品种时,在抹芽定枝后,对于每延长米的主蔓,建议保留5到7个结果新梢。若使用5米长的小棚架,则每个主蔓应留有6到8个果穗,确保每株的产量控制在7.5公斤左右。
在生理落果后,当果粒直径达到1厘米时,应对过密的果穗进行疏果,去除病虫果、小果和畸形果,保持果粒间距为2厘米。巨峰每穗需保留40到50个果粒,而红提(晚红)则需保持50到60个果粒。
巨峰品种的结果枝在果穗以上需保留6到7片叶摘心,副梢需反复摘心2到3次。红提(晚红)品种相应地在结果枝和营养枝上需留10到12片叶摘心,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在果穗套袋前,应喷洒一遍低残留、高效的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菌剂,以预防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并控制棉铃虫、叶蝉等虫害。推荐采用石灰半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治疗方案则可使用安克配合杀灭菊酯。
在套袋前,对葡萄进行一次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的追施,以促进果实膨大及防止裂果,株施化肥250克,另加100克的钙肥效果更佳。
为防止果穗套袋后袋内温度急剧上升,应在套袋前进行一次灌水,调节果园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巨峰和晚红应在落花后1个月左右,果实直径达到1厘米时进行套袋,最佳时间为晴天上午9到11时,确保在7到10天内完成。
在套袋时,需用右手撑开袋口,左手托住袋底,将果穗柄放在袋中央位置,折叠袋口并用铁丝捏成“V”型以完成套袋。
应及时摘除结果枝和营养枝的副梢,以防病虫害和改善架面通风透光,促进果实健康成长。
每隔7到10天需对霜霉病、白腐病等进行防治,以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
根据土壤状况在雨季前进行灌水,干旱时也需每隔7到10天灌水,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避免水分过大导致裂果。
结合病虫害防治,每次喷药时添加适量的叶面肥,并在适当时机进行地下追肥,促进果实的增大和质量提高。
巨峰品种应在采收前10至15天摘袋,而红提品种则在采收前3到5天摘袋,最好选择上午10至下午4点期间进行,以减少内外温差。
应及时摘掉果穗以下的老叶,以改善果穗的光照,使果面充分着色,确保果品的外观质量。
总结来说,葡萄的套袋栽培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上一篇:葡萄品种选择及定植技术
下一篇:特丰产抗重茬西瓜--重茬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