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叶蝉是对葡萄作物造成显著危害的重要害虫,主要有二黄斑叶蝉和葡萄斑叶蝉。这两种叶蝉常常同时出现,严重影响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葡萄二黄斑叶蝉与葡萄斑叶蝉在生长期内随时可能对植物造成伤害,成虫和若虫通常会聚集在叶片背面,通过刺吸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受损。它们偏好在浓密的植被中活动,因此通常会从葡萄的下部老叶片及内部枝蔓开始蔓延至上部及外围。受害叶片正面会出现密集的白色小斑点,严重情况下会形成大面积的斑块,直接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积累,导致葡萄提前落叶,进而影响树势和果实的质量及产量。
成虫的体长大约为3毫米,外观为淡黄色,头部前缘有两个黑色小圆点,前胸北面前缘上有三个小黑褐色斑点。小盾片呈淡黄白色,具有黑褐色的斑点。前翅表面暗褐色,后缘各有淡黄色区域,翅合拢时形成两个近圆形的斑纹。末龄若虫体长约1.6毫米,呈紫红色,触角、足及体节之间为淡黄白色,体型较短宽,腹部末端向上翘起。
成虫体长约3.2毫米,呈淡黄白色,头顶有两个圆形黑斑,前胸背板前缘可能带有淡褐色小斑点。翅透明,黄白色且有淡褐色斑纹。卵呈乳白色,长度约0.5毫米,形状长椭圆且稍微弯曲。若虫初孵时为白色,末龄时则为黄白色,体长约2毫米。
二黄斑叶蝉每年通常会发生3到4代,而葡萄斑叶蝉则主要发生3代。这两种叶蝉均以成虫的形态在杂草和枯叶等处潜藏越冬。次年春天,叶蝉会首先在发芽早的苹果、梨、桃、山楂和樱桃等树上危害,待葡萄展开新叶后再转移至葡萄植株上。二黄斑叶蝉的幼虫从5月中下旬出现,6月上旬时可见第一代成虫并开始世代重叠。葡萄斑叶蝉同样在5月下旬出现幼虫,6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8月中及9至10月则为第二代与第三代成虫的高发期。两种叶蝉在葡萄落叶之前会持续造成危害,并最终迁移至越冬场所越冬。
加强对葡萄的管理,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是有效的防治措施。秋季时要及时清除园内的枯叶和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应在若虫发生的关键时期施药,以重点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一代若虫。可以选择在发生时期喷施的药剂,包括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或50%乐果乳油1500倍液。
上一篇:葡萄曲枝催芽可增产
下一篇:黑香蕉葡萄的经济价值